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王斐、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杨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叶颖江教授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戴广海教授等专家以及线上近120家医院共同见证了中国肿瘤MDT联盟的成立。
众人拾柴火焰高,肿瘤MDT正当“燃”
2015年,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委会成立,“MDT三步走”计划正式开启。从“百城行”的起步到“星火计划”的燎原,再到如今的成立“中国肿瘤MDT联盟”,践行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全面推广肿瘤MDT工作,我国MDT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坚实。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不能触及的能力瓶颈,但是我们欣慰地看到,现在整个MDT模式从实施到医疗管理以及在全国的推广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肿瘤MDT联盟执行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MDT专委会主委沈琳教授感触颇深地表示,这是十年酝酿,更是五年快速发展的结果。而这些改变得益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中国医师协会、行业学会以及行业专委会和各位专家,甚至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媒体朋友的有力支持。
“重任在肩,惟行惟勤。接下来,中国肿瘤MDT联盟将不负众望,全力探索中国肿瘤MDT创新模式,力争向大家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沈琳教授说道。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教授是国内专业层面和行业管理层面最早引入MDT概念的专家,每周开展一次消化肿瘤MDT讨论会已成为他的工作日常。“MDT是一个可以让肿瘤患者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重要工作,它不仅对我国医疗政策改革、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且对促进国家卫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医学领域非常值得探索和实践的方向。”王杉教授坚信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以及沈琳和叶颖江教授的带领下,中国肿瘤MDT事业的发展步伐定会向国际行列迈进。
“中国肿瘤MDT联盟的成立可谓是众望所归,是我国肿瘤MDT发展的一座新高峰。”杨民副会长指出,MDT诊疗模式对肿瘤患者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其亮点在于齐心考虑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携手完善患者的个体化方案。那么,这其中该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协作闭环?杨民副会长发表了建议:一是我国肿瘤MDT联盟应以规范化为核心,不忘服务临床、服务患者的初心;二是提升区域医疗机构诊治能力,实现共同发展,全面助力我国肿瘤防治现状得以改善。
“樱桃好吃树难栽。”监察专员焦雅辉形象地将MDT诊疗模式比喻为可口的樱桃,而政府工作人员就好比“栽树人”。作为“栽树人”之一,监察专员焦雅辉指出,“肿瘤MDT联盟的成立不仅满足了肿瘤患者的需求,同时也看到了全国致力于推广MDT模式的气象。”她强调,MDT的推广应当符合医学科学发展规律,基于问题以需求为导向,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快技术创新和应用,团结和引领联盟单位开创新局面。
总结过去经验,开创全新局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申占龙教授详细讲述了我国MDT发展壮大之路。“第一阶段的‘百城行’活动得以将MDT理念全面普及,第二阶段的‘星火计划’顺利开展了231家全国消化系统肿瘤MDT试点工作,我国MDT迎来了医疗发展新态势。”他坚信,随着中国肿瘤MDT联盟的成立,全国MDT开展中出现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医院激励制度不完善、MDT不能良性运行等问题也会逐渐得到改观。
“MDT诊疗模式是浙大一院打造国际一流医学中心的有力推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魏国庆教授介绍,浙大一院于2013年7月成立MDT中心,经过8年摸索,探索出了学科主导MDT和医务部主导MDT两种服务模式。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浙大一院积极实行MDT诊疗模式,最终实现了重症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漏诊的骄人成绩。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作为国家首批MDT试点医院,自2002年组建首个MDT团队至今,已有14个专注于肿瘤诊疗的MDT团队。薛冬教授指出,推行MDT的最终目标是为肿瘤患者提供全程的、全生命周期的最佳诊疗策略。“未来MDT应当根据各医疗机构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牢记MDT与医疗服务的初心,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018年5月19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发起,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学组(MDT学组)承办的“星火计划”项目暨“全国消化系统肿瘤MDT诊疗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在200多家试点医院的带领下,我国已经有2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实施了MDT诊疗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进展。
下一步MDT的发展之路该如何走?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王斐指明方向:一是在现有的医疗资源配置和学科建设发展基础上,明确哪些专科的病种、病种的哪些阶段有开展MDT工作需求;二是在医疗机构、社会各界的参与下进行合理的组织,确保MDT工作顺利、高效进行;三是引导教育患者正确享受医疗机构的新型医疗服务,避免优质医疗资源被无序使用;四是借助国家政策支持的东风,让相关政策和文件尽快落地实施,引导医疗机构改变管理动作,同时加强调研,以肿瘤MDT联盟成立提供的科学研究和数据为支撑,推进下一步政策调整。
陆明教授对此次消化系统肿瘤MDT试点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汇报,他介绍,在入选的231家试点医院中,初步评估有106家医院达标通过了以MDT服务能力、MDT服务量、MDT服务规范性等为“标尺”的评估。
“两年多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试点医院工作推行前后,肿瘤MDT开展比例提高了将近20%。门诊消化系统肿瘤MDT和住院消化系统肿瘤MDT工作开展均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制度建设愈发完善,MDT流程也愈加规范。”陆明教授指出,与此同时,MDT的推行也面临众多挑战,例如监督和考核力度有待提升,收费标准亟待完善,成熟经验如何向周边医院推广等等,这些也是未来MDT工作的重点方向。
树立标杆发展,引领未来规范
毋庸置疑,MDT是肿瘤诊治最合理的模式,因此在国家医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和国内行业协会的推广下,我国MDT建设在全国遍地开花。
针对MDT试点评估工作中院际发展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姜可伟教授指出,“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组建成立‘区域MDT联盟’,并在地方卫健委指导下,以MDT团队间技术协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目标,推广肿瘤MDT诊疗模式。”通过在区域内医疗机构中推广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区域医院间MDT交流机制,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和纵向流动,引领MDT创新发展方向,形成符合国情并可推广复制的、规范化的肿瘤MDT模式。如此一来,可不断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服务能力和区域内肿瘤MDT诊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同时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诊疗水平。
中国肿瘤MDT联盟由樊嘉院士、于金明院士、王杉教授、季加孚教授共同倡导,由沈琳教授和叶颖江教授担任执行主席,姜可伟教授、吴楠教授和陆明教授担任秘书长,国内肿瘤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牵头。成员单位主要来自试点过程中的达标单位,联盟将搭建网站和微信平台,制定“肿瘤多学科诊疗中心”建设的规范和认证标准,以第三方认证的方式加速国内MDT中心建设,并组织专家进行指导和评估。各联盟单位可在联盟框架内开展院际实地和远程MDT病例讨论、MDT学术交流等业务,通过深入合作、资源整合,并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大数据和AI技术对区域内医疗机构进行肿瘤MDT工作的推广和指导。
会上,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海江教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梁寒教授、江西省肿瘤医院宋荣峰教授分别介绍了新疆肿瘤MDT联盟、天津胃癌MDT联盟、江西省肿瘤MDT联盟的组织筹备经验,为中国肿瘤MDT联盟的工作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会议最后,作为联盟执行主席之一的叶颖江教授进行了总结。从医生自发的合作到政府的支持,从民间活动到成立全国第一个MDT专委会,叶颖江教授内心充满了感激。
回望MDT探索之路,引领肿瘤防治新时代。中国肿瘤MDT联盟的成立,是我国肿瘤MDT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成立仪式当天,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达6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