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技园区的20年裂变:从“生命细胞”到创新网络

首页 2020-08-26 21:00:34

在连贯北京市海淀与昌平的“金十字”高科技产业走廊上,坐落着一家科技园区。这里荟聚了顶级的科研资源,孕育着“最尖端的科学”,锻造了堪称完美的产业链条,滋养着异常活跃的产业生境。静思湖畔的湖林隐客,孵化器里的展翅雏鹰,生物科技的尖端智慧,春色满园的生命之谷……这里就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以下简称“生命园”)——如今已成为中国生物领域原始创新的策源地,生物科技自主创新的主阵地,首都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排头兵。

一个科技园区的20年裂变:从“生命细胞”到创新网络

骐骥奋足,岁月如流。

20年的成长,

这枚“生命的细胞”已经裂变为

具有持续活力的创新网络。

生命科学的试验田

一个科技园区的20年裂变:从“生命细胞”到创新网络

倘若时间可以回溯,我们就能看到梦想萌发的地方。

上世纪90年代,生命科学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生物技术领域成为很多国家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镇,产业布局紧锣密鼓。亚洲,较早提出生命科学概念的新加坡,其在生物医药产业上的迅猛发展,更是给当时的周边国家带来极大震撼。

中国,北京,也已意识到生命科学对于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意义,在不同层面的规划、政策中逐步明确了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的战略新兴产业定位。

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加速了北京以生物工程技术为重点领域的高技术发展目标;国务院批复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建设,直接推动了北京启动软件、微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四大基地建设。

1999年7月,几名中国科学家多番争取,终于拿到“国际基因组计划”中的“1%项目”。这一“小小的胜利”,不仅表达了中国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强烈意愿,也在社会层面进行了一次公众科普教育,为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涵养了土壤。

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在京召开,大会提出“走有中国特色技术跨越的道路”,发出科技界迎接21世纪挑战的“宣言书”。

此时,以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0年11月25日,承载着中国生命科学领域自主创新梦想、应对新世纪全球战略竞争使命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启动建设。园区建设分为三期,规划核心区占地7.19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522万平米。

自诞生起,生命园就被赋予明显的试验、探索的特征。它不仅要发展成为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高地,不断试验与之匹配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产业链条和生态环境,还要成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的试验田,积极探索在基础科研、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有益经验,从而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原始创新的聚集地

成立之初的生命园,为响应国家科技战略需求,着力引入以原始创新为主、对整个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支撑作用的科研机构,旗帜鲜明地扛起引领国家生物领域科研创新的大旗。

然而彼时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占工业产业以及GDP的比例微乎其微。北京的情况同样如此,生命医药产业基础薄弱,2003年产值仅有106.2亿元,占GDP的2%左右。

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将生物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并启动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纲举而目张。北京“十一五”规划也把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之一。这些均为生物医药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提供了契机。

“十一五”以来,北京生物和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总产值从204.3亿元增加到461.9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2%。

与此同时,生命园的建设也从起步摸索,开始向园区运营、区域创新系统及产业生态系统的深层运营转移。

园区引入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及工程中心、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三大国家级项目,自主探索、研发生命科学领域关键共性技术。

一个科技园区的20年裂变:从“生命细胞”到创新网络

分子生物学家吴瑞,在获悉北生所正在物色所长人选时,曾对在国际上已颇具学术声誉的王晓东说:“你们是有历史责任的。我帮助你们从中国到美国,也要把你们从美国送回中国,让科学之光能够在中华大地上灿烂。”

于是,王晓东毅然回国,肩负起北生所生命科学原创性基础研究的使命。这是一次受国家政策影响而产生的生物医药行业留学人员的“归国潮”,包括邓兴旺、王晓东、施一公、饶毅等一批优秀科学家相继回国效力。

早在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成立之前,中科院院士贺福初就曾期待,“中国新一轮生物技术的浪潮将在此(生命园)奏出壮丽的乐章”。后来,他主持人类肝脏蛋白质组研究计划暨(HLPP),并以此让蛋白质组学在这里发荣滋长。

一个科技园区的20年裂变:从“生命细胞”到创新网络

入驻园区的国家级项目,有效吸引、整合了研发、中试生产、销售流通、医疗服务等产业环节,再加上园区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顶层设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生命园生物医药产业的不断集聚。

内生发展的生命体

2010年4月,春风唤醒的北清路上,树芽吐青,桃李缤纷。驱车前往生命园考察的高扬,期待着验证那个被赞誉为中国生命科学发展“最火爆的地方”。

参观了园区孵化器、公共实验平台等设施后,这个孵化器入住率已高达91%的火爆的地方,让高扬和他的伙伴有了久违的“亲切感”。于是,一个月后,他们的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在园区诞生。

一个科技园区的20年裂变:从“生命细胞”到创新网络

在这里,“高扬们”不断编织着他们的“基因梦”。他们自主研发的NIPT(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项目迄今仍是市场最主流的产品之一,他们更成为千亿级肿瘤基因检测市场的弄潮儿。

那段时间,正有多个项目和团队在生命园开启新的征程。它们有迈瑞、泰康人寿、新时代集团等成熟企业,冲着园区的区位优势、产业氛围而来,又有如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及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等重量级项目,看中了园区完善的服务平台、产业配套。它们的到来,延长和丰富了园区产业链条的内涵,也为培育园区内生发展能力提供了支撑。

彼时,从国家、北京市和中关村各个层面,重点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链进行布局,聚焦支持重大创新成果研发转化,加强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等,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使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例如,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 工程),推动产业从“小散弱”向“高聚强”转变,使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从2009年的不到40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76亿元。

又如,仅实施一年有余的中关村“十百千工程”,即助力首批入选企业实现总收入3868.7亿元,同比增长8%,高于示范区总体水平,对示范区总收入增长贡献17.6%。

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标志着生命园已从资源驱动、政策驱动开始向创新驱动转变。

随着一、二期开发建设陆续完成,园区产业进入聚集扩张期。在产业链条上,形成了涵盖研发、生产、流通、临床的全过程;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了以生物医药行业为支柱,以医疗器械、医疗健康、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行业为协同的格局。同时,自主创新、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内生动力渐已形成,发展路径逐步转变,让生命园跃升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原始创新、综合服务能力等领先的领袖性园区。

与此同时,2018年,北京市生物医药企业营业收入达1867.6亿元,同比增长14.3%,达到“十三五”以来最高值,完成了从战略新兴产业到高精尖支柱产业的历史性成长。

面向全球的创新链

2011年,刚刚成立的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济神州”),带着“中国需要更好的抗癌药”的愿望,毅然加入分子靶向和肿瘤免疫药物研发的赛道,与世界级药企同台竞技。

一个科技园区的20年裂变:从“生命细胞”到创新网络

虽然当时还不具备找到原创靶点和原创新药的能力,但科研团队依然凭借深厚的科学背景、强大的研发能力,很快研发出两个新型靶向药物BGB-283、BGB-290。最终,这两款药物的海外市场开发权以5亿美元价格售予一家德国药企,创造了我国新药研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研发外包(CRO)企业保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有限公司,抓住国际医药外包市场倾向性转移的风口,形成了90%的订单来自欧美、日本等大药厂的市场格局,并在新药研发合作中不断延伸出“me-too ”“me-better”的创新药,推动中国从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大国转变。

以上述企业为代表的园区企业,在研发、临床试验、产品销售等多个环节参与国际分工,进而融入到全球共享、创新的网络系统中。

这也预示着生命园已进入全球开放创新发展的新时期。园区在中关村发展集团的指导下,积极搭建专业化、国际化服务平台,链接全球创新资源,打造海外协同创新网络,加快“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参与并重构全球产业竞争版图。

——20年风雨兼程,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始终与中国科技创新步伐同频共振,不仅为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还为生物医药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探索并输出了创新而富有实效的科研机制模式。

特别是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园区企业产出的一批利国利民的创新成果,不仅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发挥北京在国家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引领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