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与乡村的共通——“更新”的乡村态度

首页 2020-07-15 13:10:18

在乡村的建设模式中,我们摸索过(还在摸索中)很多方式。从30年代的梁漱溟、晏阳初两位先生开始,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词汇。“乡村建设”本身就是梁先生在《乡村建设》一书中提出的。狭义上是指从乡村的物质空间环境、经济、文化、方面整体入手,是促进乡村整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等全面发展的各类建设活动的综合和系统工程。[1]

这是一个角度内容多么宽阔的“狭义”!

旧城与乡村的共通——“更新”的乡村态度

图片来源:靳晓娟《基于角色参与的当前中国乡村建设研究》

1

老词

更别说还有广义的“建设”。对于乡村的关怀和行动有着不同的思想态度和入手策略。建设是包含着方方面面各种对象的,可以是具体的还可以是抽象的,而最容易误解的就是狭义的“建设”,仅是动土方盖新房子。

潘家恩先生有一句话叫做“乡村建设不等于建设乡村”。[2]

所以在建筑和设计界,希望能具体点形容规范自己的工作领域。经常会把乡村建设换成一个“乡村规划”或者“乡村设计”来称呼。乡村规划很重要,多数时候是一个面对土地用途、权属、属性配置的考量。对于一个中长期的土地资源使用方式的方向研究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从乡村建设——乡村规划这个称呼过程就已经表现出了对实操性的重视,而不是大量的学术纠缠,也不是能够那么“思考——指向——蓝图——靶向——过程——结果”纯粹性和实现性。而是一个在地的,需要大量方法性总结,经验化的行为。那么对于一个中短期的直接指导和开展行动的设计来说,能够最直接反映对于大多数原地原村的设计称呼——“更新”是很好的态度。

乡村更新是一个新的组词。之所以说是组词,是因为每一个词都已经有过,结合起来是有点新。

“更新”这个概念,我们在谈论国王十字的片区更新《国王新生》的时候,曾经梳理过。这些名字有着不同的主张,各自也有着细分的办法方式和评价标准。单纯作为词汇,英文多数都是以“re”为开头的。这个词头基本上是一个回头重新的意思表达,但多数都是对于城市来谈的。有趣的是,在乡村领域,从前的英国的乡村建设也是一个“re”开头的单词,Reconstruction。按照温铁军先生的说法,Rural reconstruction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延安和其他地区分别被提出来,用这个词汇来进行国际交流。后来在台湾地区,实用的中文词汇叫做,农村复兴。再后来,温铁军先生的主导乡村建设运动曾经想起名字叫做“乡村文明的复兴”,最后抛弃了“新乡村建设”中的新字,绕了一圈又回到了“乡村建设”四个字。文字轮回,不是游戏,从其中也能够看得出来,对于乡村的工作的着手内容和思索角度是与规划设计界不尽相同的。

从他们的学科背景和学生的组成,以及下乡之后的工作笔记,可以看得出来。更多的是建立在对于村内的文化活动建设,村里的会议组织工作,程序方式建设,经济合作社的构成和开展方式。也会发现和发动村内的资源和人物去发展一些新的经济活动。用一位年轻的乡建者的话说,是做“人”的工作。

旧城与乡村的共通——“更新”的乡村态度

图片来源:旌德社区

而设计师们的进入,并非首要接触以上的凡此种种。

设计师是换个地方做设计。更多是做物的工作来影响其他方面活动和提供展开的便利,一个“建设”中的载体层面。是改变乡村中原先既存的不再适应新生活、新经济、新活动的转化,功能上的转化有着对新形式的需求。

乡村的建设可以当做一个更新的态度来看待。这大概是因为乡村对于人类存在来说实在是历史够悠久了吧。就像历史悠久的旧城一样,都是曾经的人类聚集区域,都经历了产业更迭,和人口泄露,经历了生活不适应性和生态环境舒适度降低。

2

存量

乡村要振兴的不仅是乡村的一些风貌,也不是简单农民上楼,不是简单刷个白墙。而是产业和文化的重新建立,从而能人流回归,组织有效。

为什么说是重新建立呢?以前有过才算重新建立啊。那么以前有过吗?这就是探求历史存量。以前还真是有过的。但是现在消失了,不适应了。存量需要变化了。

乡村有存量吗?

这个存量和城里人谈的存量还不太一样。不仅仅是产权用房,还有开放空间,也不总是为了经济价值的扩大和释放。在城里谈论存量更新,多数关心的是功能的密度的转变,投入和产出。而我们在这里谈论的乡村更新。也是针对功能和形式都需要改变,但不仅仅是关心投入和产出,更多的是关心如何在历史打开一个时间窗口的时候,做好大量的基础层面的人口聚集地的——居住提升诉求,职业改变诉求,脱贫和避免支出性二次返贫的威胁的诉求。

怎样引入产业进入,外来产业能够在地生根的机会(如何融合三产),乡村文化变更并稳定起来的可能性,乡村人口双向迁移的可能性,在地产业发展和管理文化的协同模式探索。最后,实在要加上的话,还有呈现出什么样的设计风貌的因素。

旧城与乡村的共通——“更新”的乡村态度

图片来源:醉美乡村婺源摄影

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力气,把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设计领域的乡村建设变成“更新”两个字呢?

首先要说,更新不是为了设计和形式感的问题。

很多乡村自身就是存量本尊。对于希望能够改变不适应当下生活经济模式的乡村其实是至少有迁移和就地两种态度以及做法的。剥离开来在地情况抽象谈论对错,容易进入抒情的利益立场站队。所以不在文字中过多展开。应该正视,集中新建理论上能够体现规模优势,土地效率,节约道路市政成本,快速改变贴近人居的生活环境。其优势之处又恰恰是其隐约能见的不足一面,效率优先的思考之下,往往易于忽略总有一些个体是无法快速跟进,而在推进中懵然若失乃至真的效益有失。这些个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和再生资源获得能力又本身很弱,从此点上看,我们初心实为村民改善,而非效率。所以不应该为了实现手段完整而导致目标残缺。同时效率优先地改建环境,逻辑上需要选择的是最易操作的设计建设方式,文化的表现和存在,成为了不那么急需的隐性诉求。也往往容易被忽视,或者说,让我们先建一些,随后补上文化的那些。可见文化容易被认为是附皮之毛,有则不错,没有也就算了。乡村从来是熟人社会,其文化不仅仅是抽象传统,也不仅仅是精神爱好,实际上是寄希望于农业产出的社会中一种互相建立身份认同、形成共同体,从而互相支持的体系基础。说的更清楚一点,是抱团才能生活的感情基础。没了这个文化,在还没有富裕到可以各自支应生活突发事件的时间阶段,村民是挺难踏实安心过活的。

所以对于整村安置来说,更加需要乡村规划来提前做合理的功能布局,土地配置、道路优化,市政设施。他应该是有着更全面也更具体的设计思路。不仅不是简单快速不洗泥,甚至比城市规划还要审慎。排排坐吃果果的农民二层联排别墅,不是新的乡村,只是完成了住人的机器的机器功能。

另一种,也许是更多情况下,乡村的提升不需要整体迁移,就在地更新。

各式各样的乡村新房和改造创作,不乏精彩作品。不过我一般首先问的,不是创作体会。我先问,这个房子打算做什么用。接着就问,这个用途对乡村有什么帮助。有的能回答,有的还没来得及关心过。其实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并不是最好的答案。最好的答案是,有,但不肯定,不一定。物质形态改变对于乡村的帮助除了能够确定的物质上的,非物质的确实不能提前对应目标。这就是乡村与城市不同的资本积累条件所造成的不可预期性,也可以称为不可规划性。不可规划性在我们最熟悉的产业园区规划中是最明显的。前期规划准备引入的A最后根本见不到,可能引入的是B。并且,有B就不错了。这就要求在前期,重功能而轻形式,重弹性而轻投入。做好功能的接纳准备,另外,小船总是好调头的。

更新便是从功能出发然后延伸到形式的。而且,动作小。

借用更新,就是因为更新的概念建立,内容细分,规则讨论,方法实践都有很多完整地学术和实践成果、经验甚至教训案例。

我们大量的热情满满的乡村建设者们逐渐已经成为一支人数庞大的队伍。已经渐渐有了南慕容北乔峰,东邪西毒的人群,主张、诉求、门派、分野。逐渐实践显示需要一些能够共同讨论的基础。

如何更新呢。面对存量,做过改造的一定知道,那是可能比新建要复杂费劲的。

我们选更新中最费劲最复杂,几方观点纠来结去经常互相不能说服的旧城更新来看看。

3

有机

不是有机蔬菜,是旧城的更新态度。

旧城更新涉及产权,邻里,历史脉络,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大量基础设施投入需求,文化的真实与虚假,原住民阶层与弱者保护,外来资源的保护契约等等问题,正因为复杂所以暴露问题最多,这些问题还正与乡村更新几乎对应个正着。

旧城与乡村的共通——“更新”的乡村态度

图片来源:方可 当代北京旧城更新2001p11

个中论战常年不休,是学问家的事情,我们跳过,就看他们的方法,这是真的有益的。

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教授提出的一项关于旧城的更新理论。

“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既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3]

有机更新是在对北京旧城的研究中所提出的,但是其小规模、渐进式、分阶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同样应用到同样弱流、产权、效益、人口流出、地域文化变迁等几个因子交错的乡村中去。

这些更新有着探索过的不同手法。

针对更新的建筑改造活动,小规模的:

改建(Renbuilding)

翻建(Renovation)

加建(Infilled)

养护(Maintenance)

修缮(Restoration)[4]

翻建是指传统的木结构房屋多见的更新方式,又叫“原拆原建”,即在原拆除的房屋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构件材料,基本按照原有房屋形式重建。

按照吴良镛现在在《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一书中的阐述,更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5]:

改造、改建或再开发(Redevelopment)指的是比较完整地提出现有环境中的某些方面,目的是为了开拓空间,增加新的内容以提高环境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旧城物质环境的改造实际上是一种房地产开发行为。

整治(Rehabilitation)指对现有环境进行合理的调节和利用,一般只作局部的调整或小的改动。

保护(Conservation)则只保持现有的格局和形式并加以维护,一般不作进一步的改动。

在2005年开始我和李亮先生合作西四头条到八条保护区规划以及后来的德胜门内大街、新街口东街、赵登禹路的一系列更新改造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应用了具体的手法。在主要以疏解和减量为前提下,应用了小拆除,小加建,更换部件混合共用,使用装配式,营造数量多尺度小的绿化和活动空间。

其中,整治是以保护和复原为目的,对构成街区的建筑、环境及一切相关因素进行整理、修缮与调整,使得原环境与现代居住生活的调适达到最佳综合状态的过程。整治的内容可以按照整治的对象或方法进行划分。按照对象可以划分为建筑修整与环境整治两个方面,其中前者包括对老房子的修缮、新建筑的整理,后者则包括街区防火、道路、绿地、设施(如电线、邮筒、垃圾箱的处理)等景观环境的整理内容,是对街景的整理、美化与再塑的过程。

看完这两次对于更新的方法的描述,就有了基本的态度。

首先是按照不同对象可以新建,可以拆建,可以改建,可以维修,可以保护。

第二是控制规模,慢慢来。

第三是不仅针对房子,还要针对市政设施和活动空间。

旧城与乡村的共通——“更新”的乡村态度

图片来源:诗画田园 许晖 摄

那么小规模,到底从哪儿具体入手呢?

城市更新多选择历史街区、人居聚落、运营中止的大型公建,还有工业遗址。

而我们之前说过,乡村有着自己的产业或者简单说——工业历史。有着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属于村集体资产的工业遗存。

工业遗存在村里村外都是的异乎于村内一般建筑尺度的建筑,类似于城市内的公共建筑。更少与村民邻里关系纠缠,更少与复杂房屋产权交织。因为高大,也有更多的产业功能承载性,地理位置也一般远离村内生活区,不会在改造中有过多干扰。这对于公共两字的容纳很重要,除了引入产业,还关乎于村庄文化和管理逻辑。可以说是村内更新物质空间的首选目标了。

原因、办法、目标、都出现了。那么开始打出河西村的勾拳吧。

引用文献:

[1]靳晓娟《基于角色参与的当前中国乡村建设研究》

[2]温铁军 梁少雄 刘良 《乡建笔记》p180

[3] 吴良镛 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p225

[4]方可 当代北京旧城更新 调查.研究.探索[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p224

[5]吴良镛 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