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山:构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理论体系 中国民族报

首页 2020-07-07 08:01:18

5月28日,“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理论体系构建课题”学术研讨会暨智库研判对话会议在北京《国家智库》编辑部举行。来自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宣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文化部、国家民委、新华社、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中国民族博物馆、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文物局、云南省民宗委等部门和学术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整体形势研判与对策思考”“构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理论体系”“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实践之路—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三大主要议题,进行了讨论。本次会议由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主办,人民政协报社宣传策划部、中国民族报社理论周刊协办,《国家智库》编辑部、中青网、公学网承办。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在致辞中指出,历届中央领导都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物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取得了诸多成就,但是,在民族文物和民族文物保护理论体系构建方面还存在诸多空白和亟待完善的空间。此次智库研判会意义重大,旨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理论体系,形成一系列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的丰硕理论成果,为十九大献礼。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们发延结合近年来的工作和研究实际,围绕少数民族文物内涵及基本特征、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历史和现状以及对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的对策及思考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我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诸多成就:调查、征集、保护和整理了许多少数民族文物,建立了一大批民族博物馆和民族文物保护机构,举办了很多风格各异的文物展览,编撰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少数民族文物的研究成果,确立和公布了一大批文物保护单位,一些重点文物得以保护、修缮和重建,少数民族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物也存在迅速失传、外流现象严重、馆藏民族文物保护缺乏和人才短缺等不足。对于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他提出五点建议:第一,要加强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理论体系的构建;第二,必须大力开展少数民族文物的抢救性调查征集工作;第三,要加强少数民族文物的环境保护工作;第四,要加快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的法规建设;第五,要加强对少数民族文物的开发和利用工作。

曾作为记者亲历1984年全国少数民族文物工作会议的《人民公安报》原党委书记、总编辑刘敬怀认为,总体而言,我国对少数民族文物比较重视,在少数民族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比较健全,但是在具体执行层面还有所欠缺。要坚持“抢救、开发、利用”一体化运作,在让文物“活起来”上做文章。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张志文介绍了中国民族博物馆的筹建过程,对近年来我国在少数民族文物征集、展览方面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并对在少数民族文物征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难予以说明,期待国家及早出台少数民族文物定级标准,为博物馆文物鉴定、展览展示等提供依据。

在讨论构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理论体系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金波结合西夏研究的历史指出,构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理论体系时,必须对少数民族文物概念、时限等进行准确界定,要区分少数民族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界限;对少数民族文物的定级必须考虑其历史性、价值性和艺术性;对少数民族文物进行保护时,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物的作用,让文物“活”起来,用文物,来说明我们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如何交往、交流、交融的。他建议,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在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中的作用,搜集、整理和出版一些图书,让更多人了解少数民族文物。

中国传媒大学王杰文指出,在对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的概念进行界定时,必须用既有的文化遗产的概念来对少数民族文物的概念进行界定,要体现少数民族文物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建立文物与民族文化的天然联系,要从文化自信、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的角度充分挖掘少数民族文物背后的文化因子。

在探讨构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理论体系的时代意义时,云南省民宗委副主任徐畅江结合云南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工作实践指出,加快少数民族文物理论体系建设是指导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需要。我们要在具体时代的背景下和历史使命中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要紧密结合“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物在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价值。在对少数民族文物范围进行界定时,一定要考虑到少数民族文物的特殊性,对历史民族的文物鉴定要有合理的说法,要建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体系。

理论建构还需要实践的支撑。内蒙古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详细介绍了内蒙古文物工作70年的历程及经验,他指出,早在1948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就颁布了关于保护东北解放区文化遗产的文件,1957年就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省级民族博物馆。从土改到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由于全面贯彻乌兰夫同志“三不两利”和“稳、长、宽”政策,内蒙古自治区保护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了周恩来同志的表扬。为深入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内蒙古自治区于1990年又率先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保护条例》,对民族文物的内涵、外延等进行了界定,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建立了300多个博物馆,并对博物馆进行了标准审定,引进了大量的珍贵民族志影片,不断丰富民族博物馆的展品质量和水平。

治国理政智库系列报告课题组组长、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于今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文物是文明的深厚资源,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明,是一部中华民族物化浓缩的文化史,也是我国历史的重要载体。近代考古挖掘与科学研究证明,我国边疆地区发现的少数民族文物,可以有效加强民族团结、抑制民族分裂、捍卫我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我们要让文物“活”起来,让少数民族文物成为我国拥有的地域、海域、水域等主权的历史铁证,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体系的“初心”。以杨静仁、吕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已经前瞻性地提出了构建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的理论命题,我们要延续先辈的足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和探索。

会议期间还正式宣布成立“构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理论体系”课题组和“中国少数民族文物理论体系报告”编委会,杨华山和史金波分别担任课题组组长和编委会主任。该课题组将于今年年底之前完成第一份报告,并预计用3年左右的时间,构建一套完整的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保护理论体系。 (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