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综述

首页 2020-07-06 14:28:15

一、选题背景

传统村落拥有相对较多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被誉为中华民族的DNA。 对于当下的中国,传统村落是我们的精神堡垒。对于传统村落的如何保护一直是学界的一大课题。相关传统村落的研究对于保护传统村落有着重大意义和积极影响。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根据搜索相关关键词,我认为学界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大致由五个大的方向:1,发展;2,文化保护;3,建筑;4,景观;5,大数据。接下来,通过这五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2.1 发展

在传统村落的研究中,主要的有趣的落脚点在:民宿、互联网、有机发展和自组织发展。

在《民宿开发:婺源县西冲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策略》中,其作者认为顺应民宿热的浪潮,大力发展并探索民宿发展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关系;2,顺应“大数据“热,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消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3,传统的城市发展理论,通过有机更新理论探索乡村的未来。

民宿开发:婺源县西冲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策略 闵忠荣、洪亮

传统村落的重要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乡愁。传统村落作为历史文化、农耕文明及乡愁的载体,为民宿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与物质基础。

民宿开发是指结合乡村的传统文化、建筑特色、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将限制农房更新改造为文化体验性营业住所的保护性开发行为。虽然民宿开发注重保护村落的文化基础和物质环境,起到恢复和保护作用。但是我国的民宿开发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外民宿开发的经验。总结英国、法国与日本,三个国家在民宿法律、分类、设计以及管理上取得了相似的成功,又保留了各自的的特色。故,作者认为我国的传统村落民宿开发策略如下。1,客观评价,构建科学的民宿开发评价体系;2,专区管理,划定民宿保护格局和进行分级管控;3,集约高效,进行融合性的用地布局;4村域统筹,制定联动的产业发展策略;5点面结合,编制合理的民宿空间改造方案。最后随着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逐步推进,全面的保护与发展需求越来越强烈,物质层面的机械保护已无法满足传统村落深人保护的需求。民宿开发活动 本身具有的文化性和创意性使其能够与传统村落共荣,但是不能因为民宿开发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与保护利益就不加以规划和管理,必须在深人了解地域特色的前提下,对民宿开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估,运用规划理论去分析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及特色,编制符合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保护和民宿开发需求的保护发展规划才,能实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民宿开发双赢的目标。

在《互联网+"引领的传统村落复兴路径探究——以陕西省礼泉县官厅村为例》中,作者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生产要素越来越快地流向城市,加上交通、通讯和物流的发展,传统乡土社会的封闭性被打破,生产、生活、生态的多维度演进,导致传统村落的凋敝没落。但是,随着“互联网+”的热潮掀起,很多传统村落在大数据的支持下,重焕生机。在互联网模式下,打破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信息、资金和人才的流动。其中,正效益,融合了民间力量和各种资源。并且充分利用了没接效应,让乡村的声音和城市的声音可以互相交换。同时也面对了众多新问题,例如脱离实际,文化保护不力;业态无序,后续动力不足;不懂开发,村落生态退化,等等。在互联网时代,正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媒体实验室认为:“我们人类进入全媒体时代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媒体人,所有的人都是媒体的生产者也是媒体的消费者”。当前,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建立起传统村落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传统村落的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了传统村落资金、人力和信息等要素的回流,为其注入发展动力,完善传统村落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传统村落内部结构整合和资源重组;另一方面,在发展 传统村落的同时,延续文脉,保持传统村落的景观特质、乡土风情。

故,作者认为互联网框架下的传统乡村发展策略如下。1,发展要素解构,重构乡村发展系统;2,技术框架构建,其中包括空间形态重塑、文化传承塑新、生态维育保护、业态融合提升、组织动态重构。最后,正如著名的《马丘比丘宣言》所强调的, 古村文化保护是为了使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适应的建设过程,而不仅仅是修缮物 质载体的过程。人们不应再将传统村落理解为工业化、城镇化与“互联网+” 发展的附庸,而应将其当成一类富有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的空间,充分利用传统村落的价值优势, 推动传统村落的产业发展。本文利用“互 联网+”,为传统村落争取与城市对等 的话语权,通过构建空间形态重塑、文 态传承塑新、生态维育保护、业态融合 提升、组织动态架构的传统村落发展路径,使传统村落融人现代文明的风景中, 体现传统村落的价值。

在《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色营造研究——以湖州和孚镇荻港村为例》中,对传统村落进行有机更新,是把村落看成生命的有机体,遵从它的新陈代谢秩序和规律,顺应自然“生长” 的村落肌理,因势利导地修复和改造,这是一个自然生长、变化的过程。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有机,原指与生物体有关的或从生物体来的(化合物)。在城乡建设理论中,对“城乡——建筑、村庄——村民”如同看待生物一是有机生长、相互关联、和谐共处的,主张在建设中按照城镇村的内在“生长“规律,顺应原有空间激励与趋势,以合理的规模、宜人的尺度和生态的方法改善并和谐处理空间物相与关系。作者认为传统的村落是农耕社会的经济形态和自然环境达到和谐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宜居形式。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宅邸与主题交往的主体,具有空间形态、规模和边界特征。有机发展传统村落是对村民文化和历史的有效延续。文章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去研究村落的公共空间有机发展。具体的有机更新策略为:1,房屋功能置换;2,空置房综合利用;3特色产业空间的布局规划;4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利用村落的空间骨架特色创新,打造特色的景观节点,更新院落的布局,以满足新的需功能需求。

在《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传统他村落更新与新民居建设研究》中,自组织理论涉及的是事物在演变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过程,能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能够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系统。传统村落中体现自组织理论有三点:1,村落的开放性;2,村落的非线性;3,村落的非稳定性。传统村落和新民居建设,作者认为,新民居建设是一种他组织的活动而非自组织的。但是两者在当今传统村落建设中相互作用。当两者相一致,可以促进乡村发展,反之贼使其败落。

本文通过探讨传统村落中的自发组织和他组织的关系,总结了当今传统村落的发展方式。

2.2 文化保护

1964年5月通过的《威尼斯宪章》是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不仅扩大了文物古迹涵盖内容的范围,也首次明确提出了乡村环境的保护问题,这是国际历史文化遗 产保护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82年通过的《关 于小聚落再生的Tlaxcala 宣言》认为乡村聚落和小城镇的建筑遗产及环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建议小聚落保护要注重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的使用;1987年通过的《华盛顿宪章》规定了保护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原则、目标和方法;1999年修订之后的澳大利亚《巴拉宪章》以文化重要性来替代历史信息,以“地方”来代替建筑遗产;1999年10月24日通过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提出了乡土性的确认指标,认为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各个地区 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这一系列国际宪章的出台充分表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于传统乡土聚落的保护正处于起步之后的上扬阶段,人们最先关注的是有形的物质性历史遗存,后来才渐渐认识到城镇和乡村蕴含的人文价值。正如《传统村落类型与价值认定——以河北石家庄市域传统村落为例》中,通过对石家庄市域内的村落现状进行调查对比,深入了解村落的基本信息、选址、格局、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优势。作者将村庄分为了物质类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其中物质类遗产分为:古城古镇类、乡土建筑类、风景旅游类和革命圣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含有:民俗文化类;名人传说类;传统生产工艺类和综合类.

根据石家庄市域内的村落价值认定,设定了《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共分为3大类、20小类,包含,久远度、稀缺度、丰富度、完整性、工艺美学价值、协调性和活态性等。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的文化挖掘与价值认定,探寻石家庄市域内的传统村落保护途径,以期传统与发扬石家庄的历史文化。

文化表征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武汉市泥人王传统村落为例 朱霞

现代法国思想大师列斐伏尔(Lefebvre.1991)认为: “空间并非社会关系演变的静止‘容器’或平台,而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它产生于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在“空间转向”理论影响下,传统文化和生产空间交叉渗透,大量的非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完成了富有成效的“空间化”,用大量的符号实践取代了图像化的记录。时至今日,传统村落已经成为一个充满了文化意义的符号化空间,既往的城乡地理空间理论不足以诠释它的空间特征,以及传统文化于村落空间上的多元诉求。现阶段,我国对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和研究在方法上缺乏对其特有文化的合理表征,出现了大量以物质空间和社会经济为导向的保护模式,而对于核心的文化意义表达却缺少关注。基于此,本文试图以“文化表征”为视角,寻求传统村落空间保护与重构的新思路。

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出发,从中文《说文解字》重的解释出发,结合西方国家的理论《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对文化进行了一个综合的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苏联符号学家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提出“文化是用特定方式组织起来的符号系统”。本文认为文化是以意义的海洋,人们需要符号作为文化表达的媒介,才有可能吧现实生活中获得与创造的各种价值观念进行再生产、再创造和再表达。同时,文化符号分为两种,一类是语言符号,另一类是非语言符号。一个是内隐式的,一个是具象直观的。故,在文化表征视角下,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发生了变化。传统村落所承载的遗产类别一文化遗产为主,所以是一种非语言的、内隐式的。与时下流行的村落文化的空间形象保护,物质空间保护有所区别。在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中,相较于物质空间,对于非物质文化的评价甚为重要。需要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梳理和解读。在充分理解了非物质文化层面的内容后,规划需要姜传统村落文化符号与物质空间相整合。

传统村落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客体,保持其传统文化的原真性和多样性,是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唯一主题。对于传统村落的空间保护规划,首先需要追溯传统村落的文化本源特征,并强化文化意义的表达与传承。对传统村落的空间保护和设计方法展开相应的探索。目的是推动传统村落人 文精神的培育和升华,从而实现传统村落空间的内涵化发展,为此类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提供一种启发性的思路。

在《文化线路事业下岩崖古道传统村落历史演进研究》中,“文化线路”(cultural mutes)是 近年来国际遗产保护领域的新概念,指“一条陆路、水路,或者其他形式的线路,在物质形态上,它的特征是以自身拥有的特殊的动态和历史功能来解决一种特殊和预定的目的(purpose)”,有其特定的判定标准和构成体系。文化线路把历史建筑、考古遗址、文化景观等多种文化遗产串联起来,构成了内涵超过任何单一类型的文化遗产、价值超过区域遗产简单叠加的新遗产类型。文化路线上的村落是研究文化路线的重要载体。同时通过文化路线,可以系统的串联村落的研究。深入挖掘文化线路上的村落的历史演进,可以真实、完整地展示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可以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传统村落的遗产。本文从古军防、商贸和移民三重文化线路出发,去研究这三种元素对于村落的经济发展和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总结村落的遗产价值,构建村落文化遗产体系,将其和古道文化线路联系,进而实现整体的保护。

2.3 建筑

建筑方面,学界主要探索的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村落建筑形成的原因。正如《静谧村居——湖北大悟九房沟传统村落研究》中,研究湖北九房沟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包括格局演变、山形水势、空间结构。以及研究九房沟传统村落的建筑形式,包括建筑平面布局、建筑空间层次和建筑的细部特色。提出了微介入的改造方法。主要关注于:如何抑制建筑衰败,人口流失;保护工作不影响村民的正常生活;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其次,在《基于宗族结构的传统村落院落单元研究——以宁波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规划为例》中,传统村落是我国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宁波地区为例,得益于历史上的大规模北方家族南迁。尤其是“靖康之难”的南宋,大批北方官宦,富贾南迁。同时,官方朝廷放宽限制。故,这一地区出现大量民间建祠,追祭祖先的现象。组建发展出了,以宗族为单位的村落。宗族势力对与宁波的传统村落的影响尤其深刻,普遍成为农耕社会下村落发展的内在秩序。本文从社会学出发,探索村落宗族的结构“族长-房长-支长-户长-家长”五个层次。同时“家以灶记,户以屋记“。以”堂“相称的为父系亲属,共同居于统一墙门院落内,自成一房。故而宁波的村落宗族结构分为”宗族-房族-家庭“三个层次。以走马塘为例,宗族和房族构成了整个村落。首先是宗族,相当于是整个村子,共享一个宗祠。然后是东西众房族支祠,以及各房堂前、各家家祠。这种结构体现了中心性和层次性,相互层嵌套。其后,明清时期,浙东学派主张经世致用,提倡”各得自私,各得自利“的”公天下“推动了”堂“的概念,削弱了宗族的权利。在建筑空间上,房族院落作为宗族结构的一个基本单元,以固定的”H”型布置。不同于北方四合院的“上下格局”而是强调宗族祠堂中心的结构。本文认为宗族变迁下的院落形式为:1,宋代院落-厅堂明廊型;2,明清院落-“H”型;3,民国院落-三合院型。

本文从宗族的角度去了解“家”与“国”之间的纽带。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去探讨传统村落的构成。同时通过研究传统村落布局的内核,因此,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将乡村社会学引入传统村落保护,可促进保护规划从既有环境走向历史原型,从建筑单体走向聚落整体,从物质本体走向社会本质。最后,在《基于资源脆弱性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探索——哟云南腾冲市银杏村为例》本文从脆弱性这个概念出发。脆弱性(Vulnerability)的研究早在20世纪中叶已初具雏形。1945年,Gilbert和White在研究人类的灾害防护行为时提出适应性行为的概念,形成了脆弱性研究的雏形。之后Timmmer man在1981年首先提出了“脆弱性”这一概念,是指在自然灾害中生态系统所受的损害。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脆弱性的概念逐渐被扩展到城市系统中。脆弱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就是对各系统脆弱性不断抑制的过程,当系统可以消除脆弱性或降低脆弱性时,就可以消除或降低系统损耗,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从系统脆弱性的角度看,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降低本身脆弱性的过程。本文认为,基于脆弱性,传统村落的发展应该遵循:1,保护优先,明确核心;支撑发展,联系腹地;3,平衡关系,动静结合;4,创新实施,双轮驱动。

2.4景观

学界从景观的角度去研究传统村落主要关注于文化景观以及非设计的村落景观上。正如《基于风景园林视角的中国传统村落园林审美特质研究》中,首先界定了“村落园林“的概念和边界。文章认为村落园林长期被忽略。中国传统园林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私家园林亦或者是皇家园林。同时回答了明清徽商造园活动的困惑,因为徽商的老家村落本身就是园林,故不需要在家乡造园。其三,村落园林还原了”园林“的概念,园林,在历史上的功能众多,不仅仅是其后的明清的”一壶天地“。园林式人类优化人居环境的改造活动。本文认为传统村落园林式自然山水园林的发展延续,城市园林设计的审美原型,元稹如画的自然审美趣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大美。最后本文认为传统村落不应该被中国园林历史所遗忘。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应该去通过研究传统村落园林去拓展学科视野,完善历史理论体系,探索乡村复兴之路。又或是《南坪河上的“九甲"人家——多民族聚居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形成初探》中,作者认为,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这篇文章从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南坪河微对象,探索研究了,中国传统村落中属于多民族混杂居住的区域。这个村庄大地称为“九甲风格”。所谓“九甲风格”实际上是一种对当地文化景观的抽象描述概括,直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具体从南坪河流域说起,这是一块由于历史原因,由汉、壮、瑶三哥民族混居的地区。每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化特征。但是存在在整体建筑形式上,保持了高度的统一,均选择了三间堂的形式。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在造型和装饰上又有所不同。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精神的角度,军事的角度分析了整个村子特点。初步探索了传统村落的建成和发展的动态。这样的研究有利于保护多民族村落统一而又鲜明的文化景观。对于无景观设计师的景观设计,在《重返没有景观设计师的村落景观——新县西河村的景观建设实践》中,文章通过叙述西河村大湾村的村落建设探索传统村落的复兴之路。其中,景观设计师发现传统的村落景观的构成并非是靠设计,而是村民为了功能上的使用,而与自然达成的某种平衡。所以在西河村的规划设计中,景观设计师故意隐去,而让自然和村民的诉求为主导,其中包括向村民学习村落景观设计、回归人与自然的河道、重塑建筑与古街道的人文景观。最后文章认为,传统村落景观营造的复杂性并非在于工程技术本身,而是源于传统村落的构成元素涉及面太广,影响力太大。所以在传统村落中做设计要充分发挥村民的作用。在传统的村落园林空间研究上,正如《论皖南传统村落园林的空间体系及其启示》中,以皖南为例,用风景园林的视角来分析传统村落环境的空间层次体系,借以探索其对于当代乡村保护与复兴的价值与启示。从历史的脉络上看,村落园林是与农耕文明文化相伴相生的,经过漫长的发展,先后从村墟小园到庄园田园,再到自然山水园。传统村落园林是中国园林大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这悠久的、历史的、开放的、公共的、大尺度的早期风景园林形态,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本文分析了皖南村落原理的空间层次及其成因。皖南园林首先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了皖南、赣北、浙西等一众地区。皖南园林有“一府六院“格局的庭院群,也有一宏村为例的水口园林。同时在皖南各村散布众多书院、祠堂、关帝庙之类的建筑,这些建筑及其附属也起到了村落园林的作用。皖南园林的另一特点是村落地景充分与村落融为一体,形成山水风景和公共人文景观。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得益于皖南的优美的自然环境以及高层次的文化素养。最后,作者认为,皖南园林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1,保护传统历史文化村落,必须整体保护;2,美丽乡村是地生慢长得,不能一蹴而就;3,乡村复兴关键在于文化复兴。

2.5 大数据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手段的介入,部分学者尝试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有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如《传统村落风貌演变的定量化分析方法》中,通过以闽北传统村落,构建传统建筑泼面面积变化指数和新建屋顶面积指数,定量化计算传统建筑受损程度以及建筑“加改建”数量,并结合实地勘察调研,分析传统村落的风貌演变状况,并探究其原因。又如《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以广州增城地区为例》,本研究选取广州增城地区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增城地区19个传统村落的形态属性数据库。将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数据库的数据以数字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绘制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图。综合google earth航拍图、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状调研,对增城地区传统村 落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形成最终结论。本研究是一种以新方法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尝试,研究结论对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从区域层面保护传统村落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传统村落的体验上同样可以通过SPSS系统进行量化,如《基于游客行为偏好的传统村落景观情境感知价值研究》,围绕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以寻找景观情感感知与游客行为偏好之间的内在规律,将主观感受和客观环境相结合,基于景观感受行为理论,对三个地区进行调研和数据分析。研究有利于传统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并探索了新的发展思路。通过空间句法研究传统村落,在《句法视角下广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其认知》中,在句法视角下,选择广州小洲村为案例地,以轴线图结合意象图的分析方法,探讨村落空间形态与不同使用者空间认知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空间组构中具有高数值的某些变量,可被认为是地标性的显著空间元素,在使用者认知图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连续性极大地影响了空间认知;2不同使用者的空间认知模式存在差异,本地居民能够更加容易认知村落深层次的空间格局;3 城市化改变了传统村落具有的防御性及内聚性的原本形态特征,空间集聚中心由内部转向边缘,这是导致本地居民与其他使用者认知差异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村落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了重要启示,也是一种以新方法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空间认知的尝试。又如《空间句法在传统村落发展规划中的实践》,传统村落作为承接城镇化进程与历史遗存保护的双重栽体,如何在保护古村原真性的基础上发展旅游 业刺激村落经济增长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问题。该文以山西省阳泉市小河村为例,意图通过空间句法(space syntax)对村落现状空问形态进行量化分析,利用切实的数据为村落的发展规划提供指导意见,并从可达性、穿行度、协同度等多方面对原有村落空间与规划后村落空间进行多尺度对比,评价空间句法在规划过程中的作用。

三、总结

传统村落是中国文化内容和精神的媒介,通过传统村落的研究,也许我们可以窥探过的中国是何种模样。所以传统村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各种相关文献的阅读。我们知道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分为非物质性和物质性。在非物质性上,首先要探究的是传统村落的成因。从上述的文章中,有的是从历史路线出发,在古代的商道、防线上,出于贸易、出于防御形成的物质中转站,是村落;有的是多种民族的混杂,因为不同的民族历史迁徙,汇聚于此,同时适应当地的自然风貌构成了这个村落;还有的是富甲一方的游子返乡,加上当地村儒共同构造了传统村落。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村落的形成是离不开大的人文事件和自然条件的。它反应出的是我们这个民族适应自然的“天人合一”和“顺势而为”。同样我们可以看到,物质性空间是受这些因素影响的。例如,自然环境会让一个村落中的三个民族有一样的住宅房屋形式。同样可以看出因为宗族关系,村落的建筑的布置形式以宗祠为中心一字排开。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村落的研究对于传统村落的发展,保护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聂湘玉,张琰,孙立硕,翟杨杨,刘秉良. 传统村落类型雨价值认定——以河北石家庄市域传统村落为例[J]. 村庄规划编制与实践,2015:198-202.

[2] 朱霞,宁柬. 文化表征视角下的空间保护规划研究——以武汉市泥人王传统村落为例[J]. 华中建筑,2016(3):89-94.

[3] 林祖锐,仝凤先,周维楠. 文化路线视野下的岩崖古道传统村落历史演进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17(11):18-24.

[4] 闽忠荣,洪亮. 民宿开发:婺源县西冲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策略[J]. 规划师, 2017(4):82-88.

[5] 余侃,华龚,健蔡辉,刘勇. “互联网+”引领的传统村落复兴路径探究——以陕西省礼泉县官厅村为例[J]. 规划师, 2017(4):54-59.

[6] 文剑钢,戴嘉瑜. 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研究——以湖州和孚镇荻港村为例[J]. 生态经济, 2018(3): 230-236.

[7] 陈喆,周涵滔.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传统村落更新与新民居建设研究[J]. 建筑学报, 2012(4):109-114.

[8] 陈李波,圭放步. 静谧村居——湖北大悟九房沟传统村落研究[J]. 华中建筑,2017(11):101-107.

[9] 何依,孙亮. 基于宗族结构的传统村落院落单元研究——以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J]. 建筑学报, 2017(2):90-95.

[10] 郭明友. 基于风景园林视角的中国传统村落园林审美特质研究[J]. 中国园林, 2017(7):85-88.

[11] 郭明友. 论皖南传统村落园林的空间体系及其启示[J]. 中国园林, 2017(11):5-10.

[12] 冀晶娟. 南坪河上的“九甲”人家——多民族聚居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形成初探[J]. 中国园林, 2016(9):24-28.

[13] 李君洁,罗德胤. 重返没有景观设计师的村落景观-新县西河村的景观建设实践[J]. 中国园林, 2015(12):80-88.

[14] 刘晓芳,涂哲智. 传统村落风貌演变的定量化分析方法[J]. 华侨大学学报,2017(6):811-817.

[15] 傅娟,黄铎.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一广州增城为例[J]. 南方建筑, 2016(8):80-85.

[16] 张琳,张佳琪,刘滨谊. 基于游客行为偏好的传统村落景观情境感知价值研究[J]. 中国园林, 2017(8):92-96.

[17] 陶伟,陈红叶,林志勇. 句法视角下广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及认知研究[J]. 地理学报, 2013(2):2019-218.

[18] 许文聪,郭海. 空间句法在传统村落发展规划中的实践[J]. 华中建筑, 2016(9):105-109.

[19] 杨飞. 基于资源脆弱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探索——以云南腾冲市银杏村为例[J]. 规划师, 2016(12):78-83.

[20] 徐君,李贵芳,王育红.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叙述与展望[J]. 资源科学,2015(6):1266-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