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集团“十四五”新战略瞄准内容创新和产业创新

首页 2020-06-22 08:02:27

上影集团近日制定出台了《“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这是上影集团在整个电影行业疫情重创下等待复苏时,历经3个多月的“沉浸式思考”,绘制出的一份全力奔向“铸造精品内容,应用创新科技,实现高质量发展,引领产业转型的综合影视文化集团”路径图。

《纲要》以“内容创新”和“产业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为保障,明确了集团战略目标,阐述了“精品内容、大IP开发、产业转型”三大核心战略,梳理了创作制片、拍摄制作、发行放映、文化实业4大业务板块,并提出加速孵化“x”个创新项目,确立了人才专业化、组织生态化、机制市场化、资本证券化、产业数字化五个方针。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说,中国电影产业下一个十年怎么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电影产业面临着挑战,但电影产业给人最大的信心是电影是面向年轻人,面向全年龄段消费的。他说,“电影有人看,中国又有大量的故事可以讲,电影产业一定是有希望,有广阔未来的。”

2019年中国电影年观影人次达18亿,新的一年里疫情给电影行业和企业带来沉重打击。如何审时度势,在不确定中找方向,大变局中觅新机,做到前瞻布局、有效应对,促使企业早日复苏,尽快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已经成为整个电影产业当前的第一要务。王健儿说,上影新战略的推出,正是希望主动“突围”,在今后五年打一场“主动仗”。

《纲要》特别提出“擦亮上海电影制片厂品牌”,将之作为内容创新的重要抓手。王健儿表示,铸造精品内容没有捷径可循,唯有遵循规律,回归原创。包括谢晋导演在内的上影前辈们用心用情对待每一部电影创作,铸就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优秀作品;激活上海电影制片厂,恢复其实体运作,就是为了传承上影厂的优秀传统,强化创作策划和组织。

王健儿说,上影将加强对前端优质IP、剧本获取和开发的投入,做大做强独立内容市场主体,凝聚上影制片公司创作资源与人才,吸纳行业内优秀导演、编剧、制片人,给予充足的创作自由度、一定的创作资源,配套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健全项目系统性评估机制,建立针对各项目组的奖惩追责机制。

上影还为未来五年的转型建立了孵化产业创新项目的机制,以“传统业务+”“IP+”“物业+”为主要路径,首批推出了十大创新项目,其中,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主要举办地而闻名的上海影城,将率先探索“影院+”。

综观目前的全国院线,虽然电影聚拢了相对稳定的客流,但客单消费普遍较低。以上影旗下61家自营影院为例,2019年观影人次达到1900万,人均消费很低,观影人平均每多消费1元,就能增加近2000万元收入。因此,如何加快实现影院客流量转换与变现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命题;而打造体现“美学生活”的上影新院线空间、创造城市第三生活空间的新符号,正是上影“影院+”探索的方向。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重镇,历史积淀下来大量IP资源,这是上影乃至中国电影界最珍贵的资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影将“大IP开发”列为今后五年的核心战略,探索通过IP创造主题消费场景,打造“电影+衍生品+娱乐地产”的IP生态圈。上影所拥有的影视全产业链资源,都将以“大IP”思维推进原创内容的生产与再生产,完成对传统产业的赋能,搭建上影的“IP星球”。

做大院线,做强基地,将成为上影的战略选择。上影将紧紧对标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战略目标,要强化制片服务、数字制作、影视旅游、影院技术等主营业务。2020年要全力推进以“5G+3H”为主要特征的高科技影视基地建设,引入剧本预览、数字置景、数字资产、虚拟拍摄等高科技电影制作工艺,实现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两个基地的融合发展。启动建设后期云制作中心,推进前后期影视数据云端共享、共制,不断提升影视制作产业链能级,打造一个有前瞻性、能吸引重量级的大项目、大影片来制作的影视基地。

“擦亮上海电影制片厂品牌,打造产业创新项目矩阵,以产业创新寻找新增长极,为内容创新创造经济基础。”王健儿表示,“我们希望以新战略的出台为契机,整合资源,把产业基础打实,牢牢把握住新一轮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照片说明:《1921》上海明年最重要的献礼片之一、黄建新导演的电影,由上影作为第二出品方以及主拍摄地。二图均为正在日以继夜加紧建设的《1921》车墩影视乐园外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