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0年下半年,我们以5G产业为主线,看好如下4大领域:
1)广电5G:广电全国一网时代来临,广电混改持续推进,全面升级的智慧广电网,将在5G 时代扮演重要角色,看好具有市场化竞争力的龙头;
2)超高清:随着超高清行动计划的推进,视频行业从设备、系统、制作、传输等各个环节 将迎来机遇,看好视频行业的国产化;
3)大屏生态:疫情加速了大屏用户的回流进度,大屏入口价值提升,大屏行业爆发在即, 看好大屏龙头;
4)云游戏:谷歌云游戏服务平台上线,云游戏从探索到落地应用,标志着游戏云时代的到 来,看好优质游戏研发公司;
5)实景娱乐:以VR/AR为代表的全新体验模式,将会重塑娱乐产业。
受益标的:歌华有线、当虹科技、捷成股份、新媒股份、完美世界等。
1.广电5G新机遇
1.1 广电5G:广电一网整合背景
1.2 广电5G:一网时代即将来临
一网整合即将落地:从2014年国网公司成立至今,全国一网整合工作推进已经6年,按照规划将于2020年 基本实现全国一网。从2018下半年一网整合全面提速,目前广电全国一网整合进入落地方案实施期。
1.3 广电5G:混改的新活力
总方案:广电一网整合将通过组建全国一网股份公司(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方式实现,中国广 电为大股东,中国移动、阿里巴巴通过混改战略入股,各省广电公司通过股权或现金置换一定股份。
中国广电网络股份公司运作形态:中国广电控股,中国广电网络股份公司最终实现对各省广 电公司的控制,并授予牌照使用权,各省作为子公司或分公司形态开展业务。
1.4 广电5G:广电一网发展方向
广电全国一网整合后面临资金、技术、网络建设、业务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基本可以解决,目 前整体方案和发展思路发展基本明晰。
1.5 广电5G:700M具天然优势,赋能多应用场景变现
广电700MHZ频点的优势在于成本低、覆盖广 、穿透力强,针对物联网领域具有天然优势 ,可以做到地理全覆盖。物联网应用场景包 括物流、铁路、车载的路况监测车辆信息状 态监测、公共安全等多样化领域,涵盖生活 各方面。
其次广电将掌握VONR业务主导权。移动通信 领域频谱为王,在5G时代支持VONR的情况下 ,广电可以做一个全业务运营商,将700MHZ 频谱租给三大运营商进行语音业务,这将有 效地帮助三大运营商降低语音通话成本并提 高通话质量,实现共赢。
2.超高清产业爆发
2.1 超高清:5G网络传输技术支撑视频六维参数的实现
5G传输速率达1Gbps,具有超 高网速、超低时延、超大连 接的特点,与超高清产业在 业务需求和技术规格高度吻 合,是提升六维技术的关键
5G网速的高速率传输为超高 清视频六个维度的画质传输 提供网速保障,而新一代视 频编转码技术的运用则提高 了压缩效率,保证了超高清 视频在传输过程中的低延时 和画质的高度还原。
2.2 政策助力,预计2022年超高清市场规模超4万亿
2019年,广电总局连续下发多个文件鼓励广电行业大力发展4K超高清业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 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19年3月1日联合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明 确将按照“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该计划提 出,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 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2.3 超高清:产业市场规模广阔,编码设备为核心环节
超高清视频产业链分为三个层面,分别为核心设备层、服务层和应用层。根据赛迪研究预测,2022年,应用 端市场规模将超过1.8万亿元;核心设备层的终端呈现设备市场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网络传输设备将超过 2000亿元、视频生产设备将接近1000亿元;此外,服务层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元,核心元器件将超过1000亿 元,显示面板的市场规模将达1660亿元。
其中,处于核心环节的编转码设备的市场规模为119亿元
2.4 超高清:各大电视台自制内容,视频网站设4K专区
目前市场上参与超高清视频内容制作的主要为央视、各省市电视台及少数民企。央视,各省市频道及IPTV树 立行业标杆自制近千小时 4K 内容;4K花园民企力量突出,自制量约八千小时。
由于制作成本高且自身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各大视频网站的4K视频制作尚处于筹备状态,目前只开设专区引 入4K视频内容。腾爱优芒等视频网站开播的4K专区累计播放十几万小时的好莱坞大作、国产影片等优秀的4K 内容。
2.5 当虹科技:国内视频服务行业中高端编转码领域独角兽
公司十年深耕视频算法领域,累计丰富专利技术,在研项目聚焦行业痛点,有望充分受益于超高清视频行业 的发展。公司系中国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会员,是4K超高清实时编码器产品的核心供应商;公 司深度参与国产 AVS2 视频标准的产业化进程,是国内AVS2超高清实时编码器的核心供应商。
CPU+GPU 视频编转码算法优势明显。第一,视频编转码产品所采用的CPU+GPU架构在图像处理方面的算力相 当于上百个CPU,在编码效率、超高清视频支持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是最适合将深度学习植入视频优化算 法的平台;第二,视频处理能力突出,核心算法保证视频编转码产品实现低时延高密度、低码率高画质的处 理能力;第三,公司作为AVS标准工作组会员,超前开发了支持H.265/AVS2的4K超高清编转码产品,并积极 布局支持AVS3 8K编码标准的产品。
2.6 捷成股份:全方位受益于超高清产业发展
与中国移动战略合作5G+4K+VR,深度布局超高清内容领域:捷成股份子公司华视网聚与中国移动旗下咪咕视 讯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设立5G超高清试验基地,双方将联合打造“4K电影频道”及“4K电视剧 频道”,并为其提供全球精选4K影视版权内容。通过与咪咕在超高清视频内容端的合作,我们认为公司业务 未来受益于超高清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将进一步变大。
主流项目经验丰富,加码研发超高清:音视频技术业务是公司的老本行,服务的客户主要是广电客户和体制 内的音视频厂商,以及部分民营音视频播放平台。超高清时代来临之际,捷成股份作为广电行业核心的技术 供应商,大力研发超高清技术。2019年下半年,公司相继中标央视多个包括制作、央视4K超高清电视编码项 目、央视4K混合现实制作项目等多个4K项目。
3.大屏生态崛起
3.1 大屏:入口价值提升
大屏呈现明显变化:
大屏从单向走向互动;
大屏和小屏从分割走向联动;
3.2 大屏:产业生态快速发展
大屏生态依赖于网络、技术和内容的发展而壮大,大屏生态正强势崛起
3.3 大屏:推进三网融合,IPTV与OTT持续发展
“三网融合”指的是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这三张“网 ”在传输技术趋于一致的客观情况下实现的融合。目前三 网融合还未实现,三张网之间在2010年之后的竞争更趋白 热化,在客厅视频领域表现为三类机顶盒子的竞争。
数字电视机顶盒子是有线电视传输信号由模拟信号升级为 数字信号过程中配送的,用户端的体验升级表现为频道数 量更多,画面更清晰。由于广电行业网络整合进度迟缓, “全国一张网”的目标仍未实现,有线电视在互联网时代 受IPTV与OTT冲击,竞争力下降。
IPTV和OTT 是“三网融合”的产物,IPTV和OTT机顶盒子 分别是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技术公司两大主体,利用互 联网技术将互联网视频内容呈现在电视屏幕上的硬件设 施,之后因监管分化为IPTV与OTT两大阵营。
3.4 新媒股份:广电系新媒体标杆,大屏4K超高清先行者
牌照优势业绩确定性高:广东省唯一IPTV集成播控牌照方;是全国7家互联网电视牌照方之一,与腾讯视频 深度合作,凭借牌照获得IPTV和OTT TV业务的收入分成,业务增长确定性高。
未来2年,IPTV用户和ARPU值提升是业绩主要增长点:截止2019年中旬,广东IPTV用户渗透率46.33%,预计 2020年渗透率可达60%;未来2年,IPTV业务收入有望翻倍至9亿元。
未来云视听极光付费提升和广告增长是业绩重要增长点:公司是腾讯视频的大屏端的牌照合作方;提升大屏 付费是腾讯的重点发展战略;OTT广告爆发,是广告行业的新风口;预计5年后,腾讯大屏付费会员可达2000 万,大屏收入70亿以上,公司牌照分成收入将从0.78亿增长至7亿元。公司与联通沃音乐、4K花园就5G+4K超 高清音视频内容产业进行三方战略合作。
3.5 芒果超媒:湖南台背景优势突出,5G融媒体孕育新增长
核心资产为芒果TV,业务覆盖新媒体视频全产业:芒果超媒的核心资产为芒果TV,后者为目前国内主流视频 网站中唯一盈利的平台, 2019年末,芒果TV付费会员数已经达1837万,同比增长70.88%;会员收入16.9亿 元,同比增长102%。。芒果超媒业务涵盖视频平台、影视剧、综艺节目制作、游戏及IP内容互动运营等。
内容成本牌照三大优势,打造独特商业护城河:芒果TV执行“芒果独播+精品自制”策略,平台内容获取成 本低,且拥有制造“爆款”能力较强的影视、综艺制作团队,为芒果TV源源不断的提供优质内容,吸引大量 用户流入芒果TV。同时,芒果超媒持有IPTV、OTT全牌照, IPTV业务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覆盖用户达 1.48亿,已构建“一云多屏”总平台,覆盖全终端,为观众提供了全方位的新媒体内容服务。
“大芒计划”布局MCN业务,新营销模式助广告增收:“大芒计划”打造了多个自有MCN账号以升级平台营销 模式,更好的满足广告客户需求。2019年芒果超媒广告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39%,广告品牌投放数达489 个,同比增长50.93%。
4.云游戏
4.1 云游戏:5G技术+云计算+编转码三要素赋能
4.2 云游戏:将给游戏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云端基础设施的投入水平 将为平台方的核心竞争力 之一。搭建云端服务器、 云端服务费为增量业务收 入。
分发运营提成议价能力或 降低。游戏分发市场竞争 激烈,或出现类似视频行 业,各平台抬价哄抢优质 游戏的局面。
游戏营销的转化率或提升 。能够通过更多样化的营 销(比如扫个二维码就能 加载游戏)来连接用户, 而不再是连接应用商店和 少数几个互联网平台。
强化“内容为王”逻辑,独立游戏、精品游 戏研发商将迎来春天。研发团队的获客门槛和 成本降低,分成议价能力或提高,更愿意通过 营销获客。
实现多平台无缝切换,摆 脱了不同平台和终端的束 缚,享受同样流畅、清晰 的体验。
改变游戏支付方式。以前 是靠花时间看广告,内购 道具,云游戏的支付方式 也将实现按时间付费,比 如以包月包年的形式畅玩 整个游戏库。
方便快捷,即点即玩。无 需下载安装,无需游戏的 本地安装与后期更新修复 。
4.3 云游戏:行业市场规模及国内的市场增量逻辑
根据 IHS M a r k i t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达到约3.8 7亿美元,到2023游戏市场 规模达到2 5亿美元,CAGR为4 6.2%。而另一家全球性市场研究机构 Mordor Intelligence预测 ,2 0 17-2023年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将从1 0.6 5亿美元提升到42.8 4亿美元,CAGR为25.1%。
我们认为,云游戏的发展对于国内游戏行业来说,主要创造了三个方面的增量逻辑:(1)促使老 玩家回归(2)吸引新玩家进入(3)玩家付费意愿提升。
5.实景娱乐
5.1 实景娱乐:政策释放利好信号,产业投融资重回增长
VR/AR政策顶层框架逐步完善
近两年,中央、地方相继出台多项虚拟现实相关的产业政策,持续提升对虚拟现实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 品消费、市场应用的支持力度,部省联动的政策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VR/AR投融资进入理性期,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2020年5月,移动咪咕与捷成华视网聚联合宣布双方拟设立“VR在线影院”。双方在联合引入优质内容的基 础上共同制作开发优质VR作品,推动原创优质VR内容的生产、聚合、供给。
VR/AR产业投融资进入理性期,商业模式清晰项目更受青睐,单项目投资额逐年上升。内容环节主要集中在 社交、视频和游戏,对优质VR/AR内容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5.2 实景娱乐:5G推动VR/AR产业开启沉浸式体验新时代
5G推动VR/AR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5G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当前因渲染能力不足导致的眩晕、互动体验不强和终端移动性差等痛点问题。
随着5G商用化进程的加速和新一代头显设备体验感的显著提升,2019年VR/AR头显设备出货量强劲增长。
随着硬件设备的逐渐普及,更多内容创作者将加入VR/AR有望在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场景加速落地。
文化领域的VR/AR内容供给不断丰富,产业链持续向下游延伸
游戏方面,VR电竞商业闭环逐渐形成,《哈利波特:巫师联盟》等现象级VR/AR游戏已经出现。
视频方面,腾讯、爱奇艺、优酷等互联网视频平台均推出了定制化VR内容。交互式体验《咕鲁米的眼睛》、 大空间装置《浮生一刻》等优质内容也相继推出。
线下娱乐方面,VR游戏馆开始崛起。据IDC预计,2019年VR游戏市场增长将达75%,其中,线下体验店游戏收 入占整体VR游戏收入超过八成。
直播方面,自2017年央视已经连续对春晚进行VR直播,今年的70周年国庆阅兵央视也利用VR技术进行实时直 播。
……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华西证券)
获取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www.vzkoo.com。
立即登录请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