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之六丨宋代诗人杨蟠和《章安集》

首页 2020-05-18 10:18:06

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之六丨宋代诗人杨蟠和《章安集》

▲杨蟠画像,照片来自百度百科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有一首《读杨蟠<章安集》诗:“苏梅久作黄泉客,我亦今为白发翁,卧读杨蟠一千首,乞渠秋月与春风。”诗中的“苏、梅”即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子美)梅尧臣(圣俞)。

苏、梅两人共同参加了欧阳修所领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反对西昆派淫靡的文风,在北宋文坛上,欧、苏、梅三人共享盛誉,名闻天下。杨蟠当时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州推官。他之所以得到欧阳修的赞许和推崇,当然是有原因的。


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之六丨宋代诗人杨蟠和《章安集》

▲《临海县志稿》《台州府志》有关杨蟠行状的记载,照片来自“温州日报”

杨蟠,字公济,别号浩然居士,台州临海章安(今属台州市椒江区)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宋天禧至崇宁年间(即公元1017—1106年),享年80岁左右。事迹散见各地方志书,大多语焉不详。这里就笔者所见资料,考证、综述如下。

他父亲杨徽(一作翔),当过主管祭祀礼乐的太常寺卿,后来出知婺州东阳县事。杨蟠于宋宗庆历六年(1046)考中进士,曾出任密州、和州推官。嘉祐六年(1061),杨蟠佥判江阴军,诗名已播遐迩。

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决心革除弊政。杨蟠以诗名为王安石所知。王安石曾写信给杨蟠,要他的诗文。

《诚斋诗话》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有人向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建议,放干梁山泊的水为耕田。王安石考虑水无处放,遂来请教刘攽。刘回答说:“此事杨蟠无齿”。王安石不得其解问儿子王雱,王雱也不知,转问刘攽。刘攽笑着说:“这个很容明白,杨蟠善于作诗,自号浩然居士,您父亲对他很了解。现在想使梁山泊干涸为田,此事浩然无涯也。”


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之六丨宋代诗人杨蟠和《章安集》


▲杨蟠《唐百家诗选》序,照片来自“温州日报”

熙宁五年(1072)杨蟠由光禄寺丞改太子中允。尔后,转陕西提举常平。熙宁九年(1076)权管勾荆湖广两路,提点坑冶事,曾为于潜长乐寺碑记篆额。

元丰八年(1085)任宣德郎飞骑尉,提点荆广铸钱,曾在广州碧落洞刻石记游。元祐四年(1089)三月,苏轼出知杭州,杨蟠也以奉议郎通判杭州。两位诗人一见如故,处理政务同心协力,诗歌唱酬互相推敲。

当时,浙西六州春潦夏旱,稻田受灾,米价暴涨,而州人赖以灌溉的西湖由于长年不治,草兴水涸,葑田已占湖面的一半。苏轼、杨蟠设法筹款救灾,用常平米招募饥民疏浚西湖,并利用挖上来的湖泥葑草筑成了一条长堤,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横贯湖面,上建六桥,旁植杨柳、芙蓉,即今著名的苏堤。

这年冬末,他两人到湖上踏雪赏梅。杨蟠先作《梅花诗》多首,苏轼则步其韵,作《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尔后又作《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元祐六年(1091)二月,苏轼被召还京都,这两位诗友从此再也没有重逄了。杨蟠在杭州还作《钱塘西湖百咏》,从湖堂起至西水亭止,各为一绝,共百首,一时传为美谈。


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之六丨宋代诗人杨蟠和《章安集》


▲杨蟠出任温州知州后,开始整治温州城旧貌,重定了城内三十六坊的名称。许多名称沿用至今。 潘一钢 摄

绍圣二年(1095),杨蟠以承议郎知温州。据《温州府志》载,他为官清廉秉正,爱民如子,曾把前郡守刘述劝民五事勒石立于仪门,并定城中三十六坊,防火灾,利市贾,便管理。

在任二年间,很得民心。每逢风和日丽、江清月明之时,郡民往往互相询问:杨太守出游了没有?杨蟠在温州所作诗很多,后人曾辑为《永嘉百咏》

绍圣四年,杨蟠转守高邮军,于治所(今江苏高邮县)东面建“众乐园”。园中建“时燕堂”,并作诗首记之:“吏隐盂城九十旬,丰年日日是佳辰。赋成席上犹飞雪,歌动梁间已落尘。此地谁为爱酒伴,他时傥亿种花人。五坛芍药齐教6放,何处扬州更觅春”。

他还曾去丹阳县巡视,赋《练光亭》诗云:“寒光万顷澹高秋,粉壁朱阑伫客愁。晚日萧萧闻落叶,晴天历历数飞鸥。烟横绝岛疏难掩,月在平波

莹不流。怀抱未忘知有处,且知风笛醉沧州。”

这两首诗写景绘形绘色,抒情真挚动人,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当时就传诵不已。此后,杨蟠转知寿州,不久即致仕,回到杭州寓居。每当湖上生明月,他常率一家老少,亲朋师友泛舟湖上,饮酒吟诗,悠然忘返。


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之六丨宋代诗人杨蟠和《章安集》


▲《台州丛刊》所辑的杨蟠《章安集》,照片来自“温州日报”

纵观杨蟠一生,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杨蟠出身于下层官宦家庭,历任州郡地方官,对下层社会状况较为了解,尚能正视现实,体恤民情。尤其在杭州通判和温州知府任上,有较好的政绩。

他性喜山水,诗多纪事、咏物唱和之作,一反西昆诗派淫靡的文风,不用生僻典故,也不堆砌华美词藻,不卖弄技巧,只是把眼之所见与心之所感,信手拈来,描摹精细,清新自然,质朴流畅,意蕴深长,给人一种真实感、亲切感。

例如,前人最为欣赏的《莼菜诗》:“休说江东春水(一作“曰”)寒,到来且觅鉴湖船。鹤生嫩项浮新紫,龙脱香髯带旧涎。玉割鲈鱼迎刃滑,香炊稻饭落匙圆。归期不待秋风起,漉酒调羹任我(一作“似去”)年。”

这首诗一落笔就先声夺人,造出一种情境。“休说”“且觅”,迅速地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和联想,使你欲罢不能。

三四句承上,绘形摹色,引类作喻,画出莼菜之形、之神,真令人垂涎三尺。五、六句笔锋一转,落到与此相关的鲈鱼身上。最后,暗用晋代张翰“莼鲈之思”典故,收合全诗。状物赋形,出神入化,借咏物而寄思乡之情,气度高远,意蕴隽永。

“时人以为读其诗,不必食莼羹,出神入化,然后知其味。”咏诵之下,现在亦然。

据《宋史》本传,杨蟠“平生为诗数千篇”,有《章安集》二十卷。其人品和诗风先后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这三位文坛名宿所赏识,当然也不是偶然的了。

遗憾的是,杨蟠的诗至今还能见到的仅是后人所辑录的《章安集》一卷,及《钱塘西湖百咏》、《永嘉百咏》,数目仅为原来的百分之一。至于较完整、系统地介绍其生平、诗作的,迄今尚未见到,故作拙文,以抛砖引玉。


【声明】

此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一书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平台只提供文章参考交流并不构成任何应用建议。本平台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往期系列:

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之一丨智顗与天台宗(朱封鳌)

台州历史文化名人之二丨台州文化教育的启蒙者郑虔(杨叔威)

台州历史文化名人之三丨诗僧寒山(钟文)

台州历史文化名人之四丨唐代著名诗人项斯(杨叔威)

台州历史文化名人之五丨罗虬与《比红儿诗》(张庆生)


莫道本土无文化,用心发掘鸣天下!

【“椒江文艺志愿者协会”招会员】

-END-

【文字:林晖 载自《台州历代文化名人》一书】

【图片:百度百科、温州日报】

【整理:里长】

【里长整理 若要转载请找“里长”授权】

【“道台里20000+”爆文

一、万济池的真正来历

二、东山头有家神奇医院,五代行医,有留学博士,也有赤脚医生

三、日本飞机堕葭沚,大将命丧椒江

四、送大暑船出海全过程(视频)

五、“里长”方言配音“一江两岸宣传片”

六、里长栅浦游记

七、东魁杨梅的真正来历

八、椒江的同学们,你还记得25前母校的模样吗?

九、你99%没有见过的椒江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