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统”论网络高涨 ;统一进程加快,回到“一中”台湾才有出路

首页 2020-05-15 08:54:57

近期,就未来4年两岸关系前景和走向,两岸不少媒体和学者给出的观点,更多的是不太乐观。而最近几个月以来,为了追随和迎合美国部分不良政客逃避因本国疫情防控不力遭追责而甩锅中国大陆,台湾的民进党当局和蔡英文本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政治和道德底线,对武汉对中国中央政府和世卫组织及秘书长谭德塞,以各种手段和方式进行污蔑、栽赃,激起了数以亿计的大陆民众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愤慨与不满,正是这种愤慨,让沉寂已久的“武统”论再次在大陆网络上高涨。

而再过10天,蔡英文即将迎来她的第二个任期,按照常理,蔡英文“5·20”讲话中的有关两岸关系部分的内容,将决定她下一个4年将台湾带往何方的重要指针——是回到两岸和平发展轨道或是将2300万同胞绑上“台独”战车,继续向前最终走上不归路。

“武统”论网络高涨 ;统一进程加快,回到“一中”台湾才有出路

两岸舆论认为,从目前看,蔡英文未来4年继续推行其“台独”路线,是大概率的事,但无论蔡英文“台独”意志有多坚决,也不管外部势力会如何为“台独”张目,有一个事实却是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中国统一进程会按照自己的进度加快。而纵观近些年两岸关系发展轨迹,重新回到两岸一中,恐怕是未来岛内的国、民两党和台湾地区的唯一出路和不二选择。

“武统”论网络高涨 ;统一进程加快,回到“一中”台湾才有出路

“台独”越来越强势?过去4年祖国统一进程实质上在加快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印象:过去4年时间,两岸关系从冰冻走向冷对抗,又从冷对抗走向近乎于摊牌的状况。

不可否认,因为蔡英文一上台,否定了“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官方交往戛然而止。而随着蔡英文在岛内以切香肠方式加快渐进的“柔性台独”“隐性台独”步伐。过去4年间,台湾岛内始终弥漫着一股“反中”“向独”的气氛。

这一氛围从蔡英文上任第一天签署的第一个文件,撤销马英九时期进行的对台湾中小学“台独”课纲的微调案开始,她和民进党当局便不断落实与推进其“实质台独”政策路线主张,持续地扩大与深化“去中国化”。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采取的手段是,将“文化台独”“教育台独”“社会台独”活动全面升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历史、文化、民族和国家认同上,全面“去中国化”,彻底否定两岸同属一中、切断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连接,从根本上颠覆台湾民众对祖国、民族的认同感,重新构建“台独”分裂意识观。

在意识形态之外,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还积极推动经济上与大陆脱钩。企图裂解大陆领导人提出的“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经济”的理念,搞自己一套所谓的“经济台独”。

为了达到“经济台独”,蔡英文启动“新南向”政策,意图全力弱化两岸经贸往来,削弱两岸经济连接,减少台湾对大陆的所谓“过度依赖”,维持台湾在经济层面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打造“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经济支柱,以实现在经济上“远中”“脱中”的战略目标。

而在外事上,蔡英文搞拉美日对抗大陆战略,公开叫嚣做美国“印太战略”中遏制中国大陆崛起的一枚棋子。其利用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心理,和美国做交易谈买卖:台湾出钱,请美国帮他们固“邦交”,拓展加入国际组织。

另外,蔡英文在过去4年还开了自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以来的最大历史倒车,其逆潮流而动,炮制“反渗透法”,修改“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种种政策措施,严格限制阻碍两岸人民正常的交流与交往,其破坏力甚至远远超过李登辉、陈水扁时期。

正是由于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上述所作所为,导致两岸关系出现最艰难的时刻,让两岸近期出现一种对未来4年两岸关系不看好,以及怀疑过去4年大陆对台政策是否正确的现象。

“武统”论网络高涨 ;统一进程加快,回到“一中”台湾才有出路

然而,在原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台湾原“国民大会”主席团首席主席林渊熙眼里,过去4年两岸关系不仅没有倒退,而且中国统一进程却在过去4年里出现了实质上的加快。

林渊熙说,国际关系中有一个基本原则: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独立,必须获得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承认。而回顾一下2016年到2020年的4年间,尽管看起来民进党当局在教育文化等方面加快“台独”步伐,但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在下调“公投法”门槛情况下,却始终不敢搞“公投制宪”,不敢修改“国号”,甚至不敢将“领土主权变更”纳入“公投法”公投范围,“这说明民进党那些所谓‘台独’动作,都是假‘台独’真骗票行为。”

林渊熙说,而反观大陆,在过去4年时间里,国家统一进程却迈出实质性一步,并且步伐加快。林渊熙说,一个重要例证就是,大陆4年内和台湾7个原“邦交国”建交,“这表明世界上承认一个中国的国家又扩容,而承认台湾的国家越来越少。”

“武统”论网络高涨 ;统一进程加快,回到“一中”台湾才有出路

此外,林渊熙认为,和马英九时期大陆出台任何惠台政策都需要和台当局协商一致才能颁布实施不同,如今大陆出台任何惠台政策,只要觉得有必要和对台胞台商有好处,无需理会和顾及台湾态度,径直宣布实施,这个做法其实向外界表明,大陆在两岸关系走向上不随民进党当局的节奏走,而是完全掌握了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而台湾出台的各种破坏和阻碍交流行为和各种‘台独’政策,恰恰表明了民进党当局是在按照大陆的节奏走的。”

“台独”和“维持现状”都不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肩负的历史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著名国际问题专家金灿荣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完成祖国统一列为我们党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并且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目标统一起来,明确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神圣历史任务,充分体现了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强调了,没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所企盼的中国梦也不圆。”

金灿荣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的这几句话表明,国家统一不仅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民族复兴的内在逻辑。

金灿荣表示,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而且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早已成为国家的深沉呼唤、民族的深切祈愿。

然而,自1995年李登辉提出“一边一国”和“两个中国”论调,到陈水扁执政后提出“一中一台”,再经历了马英九8年“不统不独不武”和蔡英文4年执政,如今的台湾岛内,原本追求国家统一是台湾的主流意识,却出现了人们谈统色变现象。台湾社会在“统独”议题上,分化为“台独”,维持现状,也就是“不统不独不武”和支持统一的三种形态。

金灿荣指出,无论民进党主张的“台独”,还是国民党主张的“不统”,都在客观上违背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要求,阻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结果必将会被历史所扼杀或抛弃。

金灿荣呼吁台湾的精英阶层应该好好思考统一选项,尽早和大陆进行政治谈判。他认为,在台湾和大陆谈判上,晚谈不如早谈,早谈台湾还可以靠他们现有的家底儿向大陆讨个好价钱,谈判结果也会是有尊严的统一。但如果拒绝大陆谈判,未来必然将面临毫无尊严的被统一。“台湾的精英层应该明白,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所向。”金灿荣说,台湾经营层应该好好细品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月2日在参加《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的“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武统”论网络高涨 ;统一进程加快,回到“一中”台湾才有出路

金灿荣说,其实习近平总书记讲得很清楚,70年两岸关系发展历程充分说明,祖国统一是历史定论、历史规律、历史必然,是任何人、任何势力、任何因素都无法改变的!两岸分隔现状是人为造成的历史悲剧,是国际外来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惨痛后果,绝不能无限期搁置下去。站在结束旧篇章、开辟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必须统一”和“必然统一”向世人郑重宣示统一的决心。

“武统”论网络高涨 ;统一进程加快,回到“一中”台湾才有出路

“随着新时代上述战略安排的推进,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将越来越悬殊,我对台在战略上将形成全面压倒性优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条件将更加充分。”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刘军川表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解决台湾问题也是如此。他说,从历史上看,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弱乱则台湾分离,国家强大则台湾回归。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从根本上决定着两岸关系的走向和祖国完全统一的最终实现。

“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和翻天覆地变化,对台湾民众的心理产生极大冲击。”刘军川说,仅从经济上看,2000年大陆经济总量是台湾的3.7倍,2016年已是台湾的21.9倍;2016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5个省份的经济总量都超过了台湾。四川、湖北、河北、湖南等省的经济总量正在接近并将很快超过台湾。祖国大陆的迅猛发展和巨大变化,对台湾民众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据台湾最新民调显示,30岁以下年轻人愿意赴大陆就业的比例,由2016年的30%增为53%,30至49岁也有近半数。

刘军川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有力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刘军川说,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大陆将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以预计,随着新时代上述战略安排的推进,两岸综合实力对比将越来越悬殊,我对台在战略上将形成全面压倒性优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等各方面条件将更加充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湾民众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将更加强大,外部势力也无法阻挡中国统一,祖国完全统一必将实现。”

“定海神针”,台湾国、民两党应该重新审视“九二共识”

就在两岸关系面临最为复杂和可能摊牌之际,被视为两岸和平发展定海神针的“九二共识”,却遭到蓝绿政党两面压力——民进党长期不承认、国民党不信任。

其实,对于民进党而言,其不承认“九二共识”早在意料之中,但作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国民党内近期也传出了抛弃“九二共识”的杂音。国民党内一些人认为,2020选举韩国瑜落选,一个原因就是国民党固守“九二共识”而失去选民支持。因而党内青壮派人士要求抛弃之。

不过,台湾著名政治评论员赖岳谦表示,说“九二共识”影响了国民党选举实在太荒唐。他说,当初韩国瑜到高雄选市长,就是靠着“九二共识”吸引高雄那些要把货物卖到大陆去的经济选民才当选的。那时,国民党为什么没有怪因为有了“九二共识”才让韩国瑜当选的呢?如今国民党选输了却把责任推给“九二共识”,不昧良心吗?赖岳谦认为,国民党败选,不知道好好检讨,却跟着民进党拿香跟拜,“难道国民党真的要去中国化?不知道没有了‘九二共识’的国民党会是什么样。”

“武统”论网络高涨 ;统一进程加快,回到“一中”台湾才有出路

据了解,在国民党近日召开的中常会上,有部分中常委公开呼吁党主席江启臣应明确表态坚持“九二共识”立场,但遭到江启臣“打太极”似的回避。当然,本届国民党对于“九二共识”的态度引起了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和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的公开批评。

4月2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罗智强主持的“未来沙龙”首播,邀请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和中国国民党主席江启臣与谈。对于疫情过后的两岸关系,马英九强调不能把“九二共识”丢掉。

马英九说,很多年轻人听到“九二共识”就怕了,但没有“九二共识”要怎么恢复过去和平的情况?能不能从旧有的基础上来争取沟通的机会?当年“九二共识”搁置争议共创双赢,不能够说那是28年前的共识就把它丢掉。他也强调“九二共识”并无过时,“一直到我4年前卸任为止都在身体力行”。

国民党正在就坚持或放弃“九二共识”展开讨论,斗争激烈,党主席江启臣的态度、立场似已有所转变。3月9日江启臣在就职党主席致词时,未提“九二共识”,不过两天后强调今年1月的选举,国民党受到两岸论述的影响,但不代表“九二共识”有问题。

针对中国国民党的两岸路线以及“九二共识”去留问题,前主席洪秀柱表示,“九二共识”是大陆给予台湾的善意,“九二共识”核心是两岸一中,而台湾“宪法”就是一个中国原则,两岸谋求未来统一,“分治”不分裂,不搞“台独”,这才是解决两岸僵局的办法。洪秀柱说,“九二共识”对“一中”意涵给予了模糊空间,大陆没有矮化台湾,“如果不要‘九二共识’,国民党对上民进党,不仅将失去党魂,更会成为四不像,在台湾根本就没有存在的空间了。”

洪秀柱同时喊话蔡英文和民进党,希望回到两岸一中立场,否则不仅作为领导人的蔡英文“违宪”,更可能把台湾带向万劫不复,“而随着大陆国力进一步上升,国际地位更多只承认一个中国原则,那时候台湾将在国际社会寸步难行,民进党又不敢独立,所以,只有回到‘九二共识’,才是国、民两党和台湾的唯一出路。”

“武统”论网络高涨 ;统一进程加快,回到“一中”台湾才有出路

金灿荣表示,随着近期美国频打“台湾牌”,蔡英文彻底否定两岸一中,民进党当局又甘于当马前卒,以疫谋“独”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加上台湾社会高度政治化,导致两岸民意对立加剧。而当大陆民间武统声音一旦上升为民意,两岸擦枪走火几率就可能增加,“因此,台湾方面应该悬崖勒马,回到一中,否则统一可能加快。”


来源:人民政协报

记者: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