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病,中医治心,健康管理治人

首页 2020-03-26 09:01:13

西医治病,中医治心,健康管理治人

如何解决人的健康问题?


目前的主流解决方案集中在3个领域:西医、中医、健康管理。


除了这3个领域之外,其他的基本只能算是补充。


科学是伟大的,也是渺小的

西医治病,中医治心,健康管理治人

西医是基于科学思维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完成了原始愚昧到论证求证的逻辑思维过程,顺带把科学发展成为了基本信仰。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过程,可如果把视角打开的足够宽,把人类看的足够渺小,其实就会发现科学的发展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反倒是制造了很多问题。


科学是什么?是假设,然后求证。

人的血压上去了,这时候科学家要做出千万个假设,然后去求证怎么把血压降下来,这是典型的线性思维,有其先天的缺陷和局限性。

世界如此奇妙,未知大于已知,我们人类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离世界的本体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到目前为止,科学领域最令人激动的估计就是量子力学了,可是针对量子力学的争端却是颇为热闹的。量子力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量子纠缠,大概的意思是,当几个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这种现象称为量子纠缠。


按照这个描述,与佛经里的缘起缘灭的意思颇为相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苦,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乐,人生各有因缘果报,要珍惜当下。

这种理论其实非常不符合现代科学和经典力学的原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倒是希望科学大踏步的快速发展,把那些过去不被人理解的东西都能证明一下,因为科学可以拿出让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数据,所谓眼见为实,这毕竟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科学的典型特征是证明,而且是持续不断的证明,不但要证明科学的伟大,同时也在自证科学的不足。就像人体的健康问题,非常多的疾病在科学领域的定义是病因不详,但是却提供了大量的药物在治疗无法自证病因的疾病,这不是科学的错,因为科学到目前为止的很多领域并不知道是自己本身错了,也并不是科学不行,只是还没到行的那一步。


中医不是科学,或许终将消失

西医治病,中医治心,健康管理治人

反对者视中医为非科学。

其实人家反对的没错,中医本身就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中华文明就没有滋生过极强的科学思维,这块土壤诞生的是独有的四大古文明之一的华夏文明,而且是唯独还没有灭亡的文明,我们其实还真的无需证明中医是科学的。


中医是什么,是中国人对天、地、人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的观察、提炼、总结,进而将其应用于治病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手段。

包括易经等代表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著作,都是在强调相对的秩序、平衡、协调,中医的诞生和发展自古以来就带着中国人的人格特质,所以好的中医师都是在做人、做事之间寻得符合当下人间道和自然道之间极致平衡的高手,追求的是不争之争、不治之治的境界。


这本身就是中国人独有的意象思维,而非逻辑思维。你看看中国的文字变迁,就知道中华文明的魅力真的不是靠科学能够解释的,但是却兼容科学。


何谓意象思维?王阳明先生心学的核心被人归结为致良知,可如果你把致良知按照字面去理解,那就可悲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种古语,翻译成白话文就完蛋了。

那些诗词歌赋,倒是可以用白话文去理解大意,可意境就会荡然无存。

侠客行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煊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閤下,白首太玄经。

中医的脉诊,有一种脉象叫做无根之脉,这是死脉,可是有些人明明是死脉却还能活得好好的,这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是无法证实的,但从人的精神追求和心中牵挂的角度却是可以解释的。这便是人活一口气的最好的证明了。


中医对中国人来说,从来不是孤独的存在,中医是依附在中国的血肉中的医学,中医会不会消失呢?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我自大的判断是应该会消失,就像地球上不断有物种消失是一样的,由于生态的变迁,包括中医在内的任何人事物其实都会因为生存环境的变迁而消失。我甚至自大的认为,人类,终将迷失和消失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


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进化,正逐步将中医赖以存活的精神和灵魂逐步蚕食,就像附子有毒,从科学角度还真的是没有办法反驳,可是放在中医那里,从古至今,还真没有历史证据能证明中药方子里因为有附子而导致人死亡的。现在西医可以开中药,药店也可以随便买到中成药,倒是让中医变得越来越尴尬。


你还别说,虽然中药的药性很重要,但中医治病的核心还真的不是中药,中医对人的整体观和诊断水平的高低,几乎百分百决定了治病的疗效,剩下的则是能不开药就不开药,能开便宜的药不开贵的药,能开本地药不开外地药,能开当季药不开跨季药。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自古以来中医都是倚仗医,并不倚仗医院,貌似,古代历史上并无官办中医院。


健康就像理财,需要专业顾问

西医治病,中医治心,健康管理治人

健康管理是新兴学科和新兴的市场领域,是伴随着人类疾病多发和慢病逐年递增而产生的。在整体医疗市场的注意力盯在疾病上的时候,如果把健康视为人生最大的价值,为何我们不把精力投入到保持健康并让健康增值呢?就像我们存钱和买股票一样。


其实,世界各国也越来越认识到西医的局限性,虽然每年都产生庞大的经济总量,可西医西药的发展貌似并没有阻止慢性病的发展,这并不是全盘否定西医。


既然这样,慢性病怎么才能有效控制甚至逆转?

这个课题放在中国其实还有中医可以选择,可是中医自身其实都面临不保,国家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在我看来其实是在续命,以正安中医为排头兵的先驱倒是做出了很大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我是非常钦佩梁冬先生的胆识和智慧的。

当下的环境下,如何保证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不被破坏,同时又能够兼收科学的精神为中医所用,这才是需要中医应对的巨大挑战。


事实和数据都已经表明,西医在短时间之内确实不能解决慢病,中医由于精确诊断的场景被不断破坏而疗效大大受挫。

那就需要回到源头上去找寻解决方案。当我们不再研究疾病是如何造成的,而是去研究健康是如何得到和维持的,貌似就有了新的突破点了。


健康管理,是基于健康的定义和相关数据,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健康的必要条件进行规范,去管理让人健康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进而让人在不同的阶段保持那个阶段的人体素质的平衡性。你看,这是在从新的角度做的一件新事情。


所以,健康管理管的是健康的意识,理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让身体的成分和指标均达到标准值,然后继续保持好的习惯,继续维持健康的状态。我认为,这才是到目前为止获取健康的最好方式。


健康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手段,几乎包容了所有事关健康的学科,其中营养学占据了非常大的部分,也包括了我们的中医药膳学,还有运动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等。


现如今,公司名叫健康管理的非常多,但其实很多都没干健康管理的事,国内民营健康管理公司真正落地的并不多,在我有限的视野中,食科金元估计是少数坚持在做、经验相对成熟且已经盈利的公司了。


而国内大多数资本和资源集中在体检这个关口,因为资本需要规模化和标准化兼具的模式去变现,而健康管理目前还很难做到规模化和标准化,但效果却是可视化和可衡量的,从这个角度说,值得一部分有思想和前瞻性的企业家耐着性子去趟这条路,因为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无比有意义、有价值和有前景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