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正在肆虐
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
全国各大图书馆陆续闭馆
开放时间待定
这个春节
不出门,看图书馆
把图书馆装回家
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对于书虫来说,图书馆应该就是世界上最壮丽最充实的建筑,里面承载了无数可能。
在图书馆里,随手捧起一本好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与最聪明的人进行精神交流,这或许就是天堂应该有的模样。
阿德蒙特图书馆
The Admont Library
在欧洲古老的修道院图书馆中,阿德蒙特修道院图书馆算得上藏书时间最长的一座。图书馆内的装饰精美绝伦,洁白的两层壁橱式书柜里摆满了精装图书。这里没有桌子,因为这个图书馆不是让人们用来学习的,而是用来参观的。这些书籍会被修道士们带回房间阅读。
△阿德蒙特修道院
阿德蒙特图书馆位于奥地利的阿德蒙特,坐落于阿尔卑斯山山脚,成立于1074年,是世界上第二大的修道院图书馆,也是奥地利最重要的文化财产之一。
整个图书馆共有藏书近20万册,最珍贵的是1400多幅手稿和530本古书。
其具有后期巴洛克风格图书馆大厅,则是在1776年由建筑师乔瑟夫·胡博建造。胡博受启蒙运动影响,他说:“因为关乎思想,所以光应该充满整个房间。”
天花板上的七块画作都是由巴托洛梅奥·阿尔托蒙特在1775年和1776年的夏天绘制的,他也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
图书馆内珍藏着一千四百本手抄的珍本和十五万卷图书,藏书也极其珍贵,但那华美的装潢似乎更令人痴迷。这座十八世纪下半叶建造的图书馆是巴洛克风格的典范,巴洛克式建筑内的墙面及天顶装饰着洛可可风格壁画与雕刻,古典华丽而细腻。
顶上装饰着洛可可风格的天顶雕刻,厅内树立的雕像象征着天主教的各种寓意,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天主教的「最终四件事」:死亡、最终审判、天堂和地狱。
乔治·皮博迪图书馆
The George Peabody Library
美国的巴尔的摩市是皮博迪音乐学院的所在地,乔治·皮博迪图书馆也位于此,是谢里登图书馆特藏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部分。除了传统图书馆的功能之外,乔治·皮博迪图书馆现已成为在巴尔的摩举办婚礼和活动的首选场地。
皮博迪图书馆成立于1857年,由美国慈善家乔治·皮博迪筹建。皮博迪是出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慈善家和十八世纪的成功商人,他将图书馆作为礼物送给巴尔的摩善良热情的市民们。
图书馆的设计由19世纪建筑师埃德蒙·林德完成,其中旋转楼梯是皮博迪的特色。五层楼每层都是铸铁阳台,紧靠于书架。高于地面18米以上的天窗,让自然光倾洒下来,也给这个古意十足的图书馆增添了现实感。
大英图书馆
British Library
大英图书馆不像大英博物馆那样众所周知,但其实两者是同一时期(1753年)成立的。只是在1973年之前,图书馆是大英博物馆的一部分。作为英国的国家图书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大英图书馆的藏书量非常惊人。
△大英图书馆里面“有年头”的书籍
目前有超过一亿五千万馆藏,以收藏英国文学、古版书和珍本书为特色。
现在位于伦敦圣潘克拉斯的大英图书馆,由建筑师科林·圣约翰·威尔逊建造,是二十世纪英国最大的公共建筑。总共有14层楼,其中9层在地面上,其余5层延伸出来24.5米的地下。图书馆的设计宏伟,其阅览室里恢弘的圆形穹顶和周围的深木色书架都透着中世纪的气息。
巴斯孔塞洛斯图书馆
José Vasconcelos Library
这个图书馆是以哲学家和政治家何塞·巴斯孔塞洛斯的名字命名的,巴斯孔塞洛斯是墨西哥重要的文化人物,并积极推动更多人阅读。巴斯孔塞洛斯图书馆坐落于墨西哥城的中心,属于墨西哥国家图书馆,共有藏书57万册,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图书馆之一。
巴斯孔塞洛斯图书馆以前是一个车站,于2006年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图书馆由建筑师阿尔贝托·卡拉奇和胡安·帕洛玛设计,运用的是混凝土和玻璃结构。书架看起来就像悬浮在半空中,图书馆的中心的巨大鲸鱼骨架也是它的特点。
篱苑图书馆
北京
位于北京怀柔区的篱苑图书馆也许能更近距离地满足大家对美好图书馆的向往。
篱苑图书馆的美在于其自然,坐落在北京怀柔区雁西镇的山水间,是一座被干枯树枝包围的阳光玻璃书屋,完全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中。图书馆外墙由村民烧火的木棍搭建,采用的是钢木结构。
篱苑书屋采用可回收的材料制成,坐落在河边,配置了先进的冷却系统,可以将冷气引入。自然光可以透过木头缝隙照进玻璃房子,营造了浓郁的书卷气息。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
Musashino Art University Library
武藏野美术大学图书馆位于日本东京,它走进大众视野主要是因为日本青年建筑师藤本壮介设计的新馆。藤本壮介和他的团队用木书架和玻璃外观打造了最简洁的图书馆,六米高的墙都是木书架构成的,整个空间除了类似桥的阅读区域,没有多余的设计。即使在图书馆外部,书架墙理念继续延续。
△ 类似桥的阅读区域
藤本壮介结合了检索性和探索性,在图书馆中心设计了螺旋阶梯,每层螺旋阶梯都有个“数字时钟”,每个数字代表一个特定的分类,寻找特定的书并不难。墙壁之间错综复杂的路径,欢迎游客漫游其中。
皇家葡萄牙语阅览室
巴西里约热内卢
图书馆的每一处都能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而真正到这里的人只是为了寻找安静的学习场所,或者是让自己融入其中,瞬间回到十九世纪。
除了拥有大量珍贵藏书之外,皇家葡萄牙语阅览室也因其新曼努埃尔式建筑风格而闻名世界。高大恢宏的白色外观,会让人联想起哥特式教堂和修道院。每一个书架从底部到天花板都摆满了书,非常壮观。铁艺的吊灯、独特的天窗,以及各式各样的雕塑把整个房间都丰富起来。
皇家葡萄牙语阅览室是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之一。1880至1887年期间,该阅览室在建筑师Rafael da Silva e Castro指导下修建完成,藏书超过35万册,是葡萄牙海外最大、最有价值的葡萄牙语图书馆。
圣日内维耶图书馆
Sainte-Geneviève Library
圣日内维耶图书馆延续了圣日内维耶修道院的馆藏,圣日内维耶修道院是巴黎最大最古老的修道院,成立于十二世纪。直到法国革命,圣日内维耶修道院都保存着自己的图书馆和学校抄本。现在圣日内维耶图书馆珍藏着其中的一小部分。
1838年至1850年期间,圣日内维耶图书馆在建筑师亨利·拉布鲁斯特的指导下设计修建。图书馆的阅览室是以玻璃和铁构筑的,被认为是“知识的圣堂和沉思的空间”。
斯特拉霍夫修道院神学图书馆
Strahov Theological Hall
斯特拉霍夫修道院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是一个保留着中世纪风貌的古老修道院,现在作为捷克民族文学博物馆。
1670年,哲学家兼神学家Jeronym Hirnheim成为了斯特拉霍夫修道院院长。今天的神学图书馆就是他留给后世的作品,也成为了修道院最具价值的部分。
在Jeronym Hirnheim的指导下,神学图书馆在1679年完工。这个图书馆的藏书超过2万册,其中入口对面的那面墙上放的都是各种版本、各种语言的圣经。
这位意大利后裔院长精通墙面装饰与浮雕。头顶上的浮雕通景画华美绝伦,总共包括了18个大场景和5个小场景,描写着关于智慧、知识、教育为主题的画面。
斯图加特市新图书馆
Stuttgart City Library
斯图加特市新图书馆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市欧盟区发展中心区附近。该馆设计出自韩国设计师 EunYoung Yi 之手,比原来的旧图书馆大两倍,藏书约五十万册,其中包括电影、录音、音乐制品,艺术品,报刊和数字媒体等。
△ 一楼地板中心有一个1平方米的喷泉
这幢斯巴达式建筑的内核是一个类似于万神殿那样的古老房间类型,地板中心还有一个1平方米的喷泉,屋顶上方为天窗。室内以白色为基本色调,配上浅蓝的沙发,显得很简洁,现代感十足。
图书馆外部采用浅灰色的清水混凝土和磨砂玻璃材料的双层结构,图书馆平面呈正方形,夜晚的灯光效果为蓝色,外观看上去就像一个巨大而复杂的两种颜色的魔方。
天津海滨图书馆
天津
MVRDV与当地建筑师TUPDI合作完成了天津滨海图书馆,这是一个面积达33,7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设有一个发光的球形礼堂,围绕这个礼堂将落地书架连接在一起。起伏的书架是建筑物的主要空间设备,用于构筑空间并在外墙上创建楼梯,座椅,层状天花板和百叶窗。
建筑物向上突出,并被中心的球形礼堂隔开。书架排列在球体的任何一侧,充当从楼梯到座位的所有内容,甚至沿着天花板延续以创建明亮的地形。
布拉格国家图书馆
捷克
尼采说:“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音乐时,我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一个词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这个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领略她的风采。
布拉格国家图书馆是克莱门特学院的一部分。克莱门特学院的建筑是巴洛克建筑的重要实例,该图书馆藏有莫扎特作品,以及有关第谷·布拉赫和夸美纽斯的物品,以及捷克文学的历史资料。
圣三一学院图书馆
爱尔兰都柏林
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是都柏林的标志性建筑,也是被公认为世界最美丽的图书馆之一。到2016年它304岁了,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图书馆!眼尖的小伙伴肯定发现了,这里就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取景地,整体建筑风格充满魔幻色彩!
图书馆久负盛名,藏有大量的珍贵著作,多达20万余册。其中由修道士于9世纪完成的“凯尔特经典”(The Book of Kells)珍藏在图书馆一楼玻璃柜里,因为珍贵,图书馆每月仅翻页一页供参观,若想看全,每月一页的看,真不知需要多少年!
这份手稿每年就吸引了超过50万名游客,以及英女王的多次探访。所有惟妙惟肖的图案及一笔一笔工整的手写文字,与印刷上去的没啥两样,令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