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见证江苏经济35年

首页 2020-01-15 13:38:04

2020年1月1日,我们在融媒浪潮中迎来35岁生日,也迎来又一个特别的年份。

我们是幸运的,能够见证江苏经济35年的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激扬的文字,记录下奋进者的足迹与辉煌。我们是幸福的,能够伴随着江苏经济转型升级,历经风雨,以无畏的勇气,一起拥抱未来。

改革开放,我们一同奋斗

1985年1月1日,改革开放的步伐迈进第七个年头,一张名为《江苏经济信息报》的报纸诞生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江苏,从此和江苏经济同频共振。

1991年1月1日,江苏“经济大省”的地位已经突显,《江苏经济信息报》应运更名为《江苏经济报》,开启创业创新的新征程。“办好《江苏经济报》,为江苏经济建设服务”“坚持正确方向,服务经济建设”“把握经济脉搏,创出独特风格”——陈焕友、沈达人、凌启鸿等时任江苏省领导的题词,定下了我们与江苏经济共同奋斗的步调。

《转型升级的江苏公式》《和谐发展的江苏棋局》《“碧水蓝天”的江苏画卷》《民生幸福的江苏算盘》《现代农业的江苏收获》,这既是我们对一次省两会的浓墨重彩的报道,也是对江苏经济的一次全面摹刻。身为省级经济类专业媒体,我们承担起媒体人的担当和使命,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忠实记录下江苏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的精彩瞬间,第一时间传递春天的信息,为受众解读最新政策,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加入SDR、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进博会开门迎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路走来,我们初心未改,坚守新闻的力量,从加速度到高质量,用心书写江苏强富美高的新画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叠加,江苏自贸区成立……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已展现在面前。

开拓创新,我们一往无前

《发行股票将成为社会投资的主要形式》,1985年1月22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沈立人在本报头版刊发文章,指出我们应当把金融市场搞活,解决从总体来说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推动现代化事业更快向前。这时,距离中国股市开始试点还有4年,距离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还有5年,距离中国证监会成立还有7年。

作为江苏经济的观察者、记录者和思考者,我们一直警省自身:必须有更宽阔的视野,看得更远;必须有更敏锐的触角,做春江水暖鸭先知;必须有更开放的胸怀,海纳百川,与时偕行。

正因如此,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刚满三年时,我们推出《投资理财(证券)》版,并和上海有关投资管理顾问公司、研究所合办了《上海股市》;迈进新世纪,当网友自身还是一枚枚小萌新时,我们又率先创设《新网友》周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画卷刚刚起笔,“长三角”栏目即破土而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今天,我们又迅速策划开展“关注新经济·激发新动能”大型主题系列新闻采访活动,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进行多角度的关照。

跟随江苏经济开拓创新的步伐,我们打开新闻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打造融合创新实验工场、拍摄VR新闻、协办中国国际进口交易博览会“跨境电商进口商品采购洽谈会”……我们用新闻的热度和行动告诉世人:我们不仅是江苏经济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

重大事件,我们一起亲历

2008年,以各种不平凡的姿势深深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也在我们的报纸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

5月21日,汶川地震第十天,本报三位特派记者发回第一批来自震区一线的报道。从《雄起,成都!》到《爱心,在这里中转》,从“救灾献言”到“西行日记”,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心。事实上,早在5月13日,汶川地震的第二天,我们就在第一时间刊发了地震的消息,传递中国应急速度,发出爱心呼吁。从5月14日开始,我们又连续多日用4个版报道抗震救灾,以独特的视角传达媒体人的责任与态度。

“2008年,影响江苏经济的因素复杂多变:国际范围内,美国次贷危机、世界经济放缓对江苏工业产业的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面对另一场灾难——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和江苏经济并肩作战,一起思考如何变压力为动力,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开展自主创新和发展先进制造业、高端制造业,展现了媒体人的专业和思辨。

2008,还有别样的精彩。《北京奥运今晚揭幕》,这是本报特派记者8月8日从北京发回的报道。一直到8月25日,我们用“奥运特刊”表达着媒体人的自豪与激情,连《江苏经济报》报头也史无前例地两度让位于这场盛会。

这一年,只是我们秉笔35年用心记录下的一页,却让我们充分感知了时代的温度。

企业成长,我们一路同行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巧合。就在十年前的今天,本报正式推出一份特殊的专刊《江苏中小企业周刊》,立志以中小企业需求为导向,贴身为江苏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经济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彼时,江苏拥有107万户中小企业。

制造大省、工业大省、经济大省……这些标签无不昭示着企业这一市场主体对江苏的意义,他们自然而然地也成了我们最主要的受众和观察记录的对象。翻看《江苏经济报》35年间的报道,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1992年2月,我们开辟“半壁江山”专版。从专版名称就可一目了然地看到,当时的乡镇企业已占领江苏工业的半壁江山。

刚刚过去的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又用“创业传奇”专栏记录下江苏经济70位企业家的奋斗故事。

时至今日,江苏的市场主体已突破1000万户,中小企业仍占了绝大多数。民营经济也已占据江苏经济的半壁江山,为江苏贡献了超过五成的GDP、六成的税收、七成的企业研发投入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八成的新增就业岗位、九成的高新技术产值。

无论名称如何改变,源自血脉的延续似乎始终未断。我们与江苏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壮大一路同行,见证着江苏经济的广度。

“让我们与他们同行,为他们鼓、为他们呼,让沮丧者振作,让彷徨者坚定,让有力者更有力。”十年前的这句发刊词,曾经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未来也依旧会照亮我们同行的道路。

江苏经济报记者 杜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