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宽《溪山行旅图》:山水之中,看到生命的谦卑

首页 2020-01-14 13:15:31

拾画札记

任何一部中国美术史,在谈到山水画的篇章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图1)始终是无法绕开的。可以说,没有《溪山行旅图》的中国美术史是不完整的。对于我个人而言,《溪山行旅图》则给予了我一次中国古典绘画艺术启蒙的意义。倒不是说《溪山行旅图》是我最早接触到的中国古典绘画作品,而是,《溪山行旅图》是真正意义上第一幅感动我的作品。

历经一千年之久,范宽传世的作品并不多,大概只有那么三五幅作品。但是,除了《溪山行旅图》被认定为毫无争议的范氏作品之外,其余的作品皆存疑。千年来,《溪山行旅图》就如同画面中所呈现的那座巨大的丰碑式的山峦一般,让后世无数山水画家无法企及。它的典范性、庄穆性、技巧性,自作品问世以来,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一千年。南宋李唐、马远、夏圭等名家无不师法于范宽,而这些大师之后又有许多传承者。从这一点上将,范宽可谓是中国山水画宗师级的人物。乃至今天,还有许多人通过临摹《溪山行旅图》来学习中国山水画和感受一千年前那个艺术辉煌的黄金时代。

范宽《溪山行旅图》:山水之中,看到生命的谦卑

图1: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宋画第一的《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能够享誉全球,与徐悲鸿先生分不开。徐悲鸿先生可谓是中国近代美术史第一人,也正是他当时将《溪山行旅图》认定为故宫第一宝,他说:“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

有这位大家的赞誉,《溪山行旅图》自然受到了美术界的格外关注。另一位在这把“火”的基础上拾柴的是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学者李霖灿先生。李霖灿先生一生致力于研究古字画。1958年8月5日这一天,李先生如往常一样在一堆放大的《溪山行旅图》中仔细欣赏(李霖灿先生一生也临摹过许多《溪山行旅图》,为了更好地研习,李先生将全图复制放大进行仔细研究),忽然,在行旅队伍的后面的密丛中,他发现了“范宽”两个字(图2)。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忽然一道光线射过来,在那一群行旅人物之后,夹在树木之间,’范宽’二字名款赫然呈现。”这个发现无论是在艺术史上还是文物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有“范宽”签名的《溪山行旅图》也自此确定了范氏真迹无疑。

范宽《溪山行旅图》:山水之中,看到生命的谦卑

图2:《溪山行旅图》局部

从整个中国艺术评论史上看,对《溪山行旅图》影响最大的评论家当属明代“怪咖”董其昌。董其昌在书画艺术上造诣颇深,放到整个中国艺术史上来看,董其昌都是排得上名号的人。除了书画艺术成就之外,董其昌还是一位“资深”的艺术评论家。对于明代乃至明以前的诸多大师及其作品都提出了极具个人特点的评价。要知道,董其昌可不是那种尽说“好话”的评论家,他的“毒舌”是出了名的。他看不起文徵明,也看不上赵孟頫。然而,当谈及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之时,却毫不吝啬地赞美为“宋画第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范宽《溪山行旅图》上面亦有董其昌题的“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十个字,足见董其昌对这幅作品的推崇和喜爱。

二、雄浑庄穆的《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采用中峰鼎立式的构图法,一座巨大的山峰如同一座墓碑一般矗立在画面的正中间,并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这种“巨碑式”的山水画构图法也成为了山水画的典范。整个画面大体上分为等比的前景、中景、远景,且比例大致为1:3:9,这便造成了一种画面的节奏感,同时进一步表现出了“巨碑”山峰的雄浑、庄严、肃穆之感。

这幅作品将雨点皴、豆瓣皴表现到了极致,整个山体以淡墨起稿,施以浓墨勾勒部分轮廓,而其余部分则是大量见功力的皴法。从皴法上看(图3),用笔极其沉稳、老练,通过一些看似无序的皴法组合,整个山体的重量感跃然画面之中。部分位置以积墨来表现,增强了山体的厚重感与神秘色彩。远看山体,呈现暗色,这极其符合人们对墓碑形象的理解。一种富于幻秘的色彩在范宽的笔墨中得到了真实再现。

范宽《溪山行旅图》:山水之中,看到生命的谦卑

图3:《溪山行旅图》局部

山峦靠右的位置,一条瀑布一泻千里地从九霄云天直插如山下的氤氲之中(图4)。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如同连接着天地人三界的一条银河。瀑布的意象在这里提供了一种新的维度。我们可以看到,范宽在这里并没有刻意塑造出水花飞溅之感,反倒是显得有些安静了。然而,当我们凝神于此才会体会到那条细长的瀑流背后的大气磅礴。瀑流周边通黑的墨色表现,进一步渲染出了一种人间之外的神秘色彩。我们似乎也很难看到瀑布的源头活水从而何来,似乎就是这么突兀地从山体中间的某个石洞了流出来的。画家本人也说不清楚,或许他也不想说清楚。在他看来,这是凡人所无法理解和看透的事情。

范宽《溪山行旅图》:山水之中,看到生命的谦卑

图4:《溪山行旅图》局部

从瀑布往下看,是一片升腾着水汽的空灵之境。这片空灵之境也是一道明显的分界线。自此,才是凡人所熟知的尘世。中景部分的最右边的山林掩映着一处道观建筑群。(注:一般常说是寺庙,笔者以为更像是道观,范宽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图5)这处建筑群也是一种象征,代表着尘世凡人修仙之所。很奇怪的是,范氏在这里并没有将道观的整体表现出来,而是选择隐藏了大部分。大概,范氏清楚,凡人只能看其一,而无法真正看得全。

范宽《溪山行旅图》:山水之中,看到生命的谦卑

图5:《溪山行旅图》局部

我们的视线继续往下。一条山间小路掩映在林木和石头之间。四头骡子,一前一后两个人(图6)。骡子上均有负重之物,我们将画面放大之后可以看到四头骡子显然是被这身上的重物压得精疲力尽,各个是垂头丧气的。前面一人举着鞭子在领路,他时不时回头看看后面的情况,也许是担心货物掉落损坏,也许是确定下后面同伴的位置。最后面一人背着东西,缓慢地走在最后面。

范宽《溪山行旅图》:山水之中,看到生命的谦卑

图6:《溪山行旅图》局部

在最后一个人的后面,其实还有一“人”,这就是范氏本人。范氏将自己的名字“范宽”写在了最后面的林木之中。他藏得很深,以至于这幅千年前的名画直到近代才被学者李霖灿先生发现。范氏为何要将自己的名字写在这个位置?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者并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地研究。笔者学识粗浅,愚以为这也正是体现范氏本人在这幅画中所要传递的“人在大自然面前如同一粒微尘”的思想。而对于自己,更是微不足道的,在一队行旅者的队伍的最末位,还是只有一个名字而没有形象的存在。

画面最下面,是一列巨大的山石。山石和山峦共同围城了一个“人间”。在这“人间”里,人如微尘负重前行。山水在这里亘古不变,唯有人在不断地来来去去,生生死死。千年以后,山是山,水是水!谁是谁?

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范氏早年学画师法荆浩、李成等大家,但是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对自己的绘画并不满意,始终想要寻求一种绘画境界的突破。深受道教影响的范宽,深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于是便隐居浪迹终南山、华山等地。在山中,观摩大山大水,坐看云烟雾霞,对景造意,传移模写,将北方山水的苍健雄浑之气生动地再现于笔墨之中。自此,范氏也体悟到了一个道理:“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也即是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懂得了师法自然的道理。近代艺术评论中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妄言中国画不注重写生。这显然是对中国画有着极深的误解或者完全不懂中国画的发展历史造成的。中国画的写生并不像西画那样重于物象的写生表现,而是透过具体的物象呈现出物象背后的生命真实。这就是中国画的魅力。中国画深受传统文学修辞的影响,在一些特定内容的表现上,往往并不像西画那般直接,而是更加委婉,这就是唐代诗人同时也是山水画家的王维所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国画家擅长于撷取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生命、自然的理解认识。

范宽《溪山行旅图》:山水之中,看到生命的谦卑

图7:《溪山行旅图》局部

范宽《溪山行旅图》:山水之中,看到生命的谦卑

图8:《溪山行旅图》局部

故而,中国画家们更乐于从大自然中去学习。“对景造意”,景,乃自然之景,是活泼生动富于生命力的自然之景;意,乃心中之意,是结合了艺术家独特生命体悟的心中之意。整个中国绘画史其实也是一部艺术家师法自然的“造意史”。五代北宋时期,艺术家们师法的是北方的磅礴浑厚的自然山水之景,南宋元明清,艺术家们师法的是江南婉约秀丽的自然山水之景。

天地之美,在庄子那里是一种无分别的“大美”。世人所理解的美,大多是有分别的“小美”,“小美”受制于知识、经验,而“大美”则是宇宙永恒。范宽显然是看到了“大美”,因而,在《溪山行旅图》中,范氏将人的痕迹进一步弱化,让整个山水呈现出“大美”的姿态。

落花是无言的,游鱼是无言的,兰竹是无言的,怪石是无言的,山水是无言的。无言之美几乎占据了中国绘画的“半壁江山”。中国艺术家们借着笔墨来传递着一份宇宙永恒的无言之美,这就是中国艺术家们所要传达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生命精神。

四、真实的生命须有谦卑

等到范宽通过观摩大自然而达到一定境界之后,他又开始领悟到:“与其师诸于物者,未若师诸于心”,就是说画家的终极目标并不在于客观的写生,而是跟随自己的心去画,画出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才是最高的境界。《溪山行旅图》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范氏的不朽之处也在于此。

当我们凝神这幅《溪山行旅图》之中,会在某一刻领会到一种生命的感动。世人所洋洋自得的事情或者骄傲,在大自然面前不值一提。人如同蝼蚁一般的微不足道,渺小如一粒尘埃。在亘古不变的大自然面前,人甚至不如路上的一粒砂石。生命是短暂的,在永恒的宇宙面前,人的生命时间并不是一个长度单位,而只是时间轴上一个刹那的点。

大自然是值得人们去敬畏的。这座巨碑,就如同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灵,凡间的人须得心怀敬畏之心。但是,今天的人,似乎并不能理解这一点。人的痛苦有的时候是在于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殊不知,人在大自然面前就是微尘一粒。

谦卑是一种生命最为淳朴的姿态。懂得谦卑的人,往往是知识阅历更丰富的人,因为他懂得的更多,也才明了人生的苦短与生命的本质。而更多人却不懂得谦卑,他们囹于大山和大石围起的狭小方寸之地,俯仰之间,却见不到真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