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之后 中国轨道交通跑出另一匹“黑马”

首页 2020-01-08 14:25:19

高铁之后 中国轨道交通跑出另一匹“黑马”

2019年,中国的民营企业很“刚”。

华为用5G告诉世界,它称第二,没有哪家企业敢说第一;

福耀玻璃敢公开表态,“全世界只有我在做,他们不买我的买谁的?”

中国民营企业这么硬气的原因,无它,只因独此一家、无可替代。

现在,我国高端制造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也迎来首家成功“出海”的民营企业。

在千里之外的他国,在国际巨头们的地盘,中国公司比亚迪即将用云轨架起巴西轨道交通的过去与未来。

当地时间2020年1月3日,比亚迪为巴西萨尔瓦多打造的全球首条跨海“云轨”,正式获批,整体项目预计2020年年初开工。

高铁之后 中国轨道交通跑出另一匹“黑马”

在巴伊亚州长鲁伊科斯塔(演讲桌左)和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演讲桌右)的见证之下,比亚迪被授予萨尔瓦多云轨一期工程的开工许可证

线路将与萨尔瓦多现有地铁进行衔接,形成各种城轨制式互补、多种运量结合的公共交通网络。轨道全长 23.28km,一期为19.2km,二期为4.08km,共设26站。整体项目施工周期为25个月,预计2022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而为什么是比亚迪拿下此项目?或许,是源于创新的力量吧。

若不是独一无二的创新技术,一个国家又怎会把如此重要的“生命线”交给别国的民营企业来建。

这也间接证明了,中国轨道交通在新一轮技术竞争中再次领跑全球,走在了产业前沿。

一、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不单单形容火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还折射了另一层含义:火车是个“烧钱”物什。

以小见大,整个轨道交通装备都属于高门槛产业,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因投资金额巨大、技术门槛过高,整条赛道上,都看不到民营企业身影。

粗略估算一下,一条轨道线路大致在30km-50km,平均每公里造价2亿元-10亿元,也就是说,想要建一条轨道总花费约莫60亿元-500亿元。

至于技术涵盖范围就更是五花八门,需要涉及桥梁、机械、电子、电器等40多个学科的专业级与复合型人才。

而轨道交通之所以让众多民营企业望而生畏,门槛当然还远不止现有高度。

自1863年第一条地铁“伦敦大都会铁路”开通,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已有150多年历史,这段时间里,轨道交通行业早已形成完善的“游戏规则”与绝对的“王级选手”。

竞争格局上,加拿大的庞巴迪、法国的阿尔斯通、德国的西门子以及日本的日立如盘亘在轨道交通道路上的四条巨蟒,它们相互厮杀,也一致排外。

2000年初,中国准备引进外国技术建设高铁时,本来心仪德国西门子技术,但它得知后立马坐地起价,狮子大开口,于是,中国只能另谋出路。

游戏规则上,轨道交通项目不同于普通的“一锤子买卖”。建设周期+运营周期,持续时间长达几十年。

这意味着,只要轨道还没“退休”,就不能出一点岔子。

曾经的高铁巨头之一日本川崎重工就是血淋淋的例子,近两年它因频繁被爆出已运营的轨道列车出现品质问题,不仅遭遇巨额亏损,还面临即将退出铁路车辆业务的尴尬处境。

这也进一步促使了,各国在选择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时,更偏向于拥有悠久历史与长期稳妥运营经验的老牌企业。

这意味着,新的选手更难“出圈”,为了推广自家轨道,各国不惜出动“首脑营销”。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出访或接待有关国家领导人时,总不忘推介日本高铁等轨道交通,并表示愿意提供必要资金支持;俄罗斯总统也亲自上阵推广,2017年的越南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普京表示,有俄罗斯公司希望投资菲律宾交通项目,包括地铁建设。

这意味着,那些没有国家领导人背书的民营企业想要“出海”,犹如划船不用浆,扬帆没有风――只能全靠浪。

并且,想要掀起波澜,一般的浪花还不行。

毕竟,在百年轨道交通史上,早已形成相对成熟的技术标准,以庞巴迪、阿尔斯通、日立为首的巨头们与海外各国合作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影响力无孔不入。

高铁之后 中国轨道交通跑出另一匹“黑马”

比亚迪云轨

二、

但乘着“云轨”这条浪,比亚迪成为了“吃到第一只螃蟹”的民营企业。

当外界还在“纠结”中国在轨道交通领域是否拥有完全的核心技术时,一个历时5年、耗资50亿元的跨坐式单轨“云轨”交通系统诞生了。

这一次,比亚迪延续新能源汽车的传统,再次将轨道交通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独揽囊中。

从跨座式单轨整车、轨道、车站,到通信信号自动控制的建设以及全系统集成,一条龙全包。

当国际社会还对中国产品停留在原有刻板印象里,“中国人来了,中国人走了,中国人又来了,中国人又走了。”

这一次,比亚迪真正做到了“走进去”海外国家。

在巴西曾经的首都,也是巴西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萨尔瓦多,一条运营了100多年的铁路,两年后将由比亚迪云轨正式“接班”。

该云轨将与萨尔瓦多现有的地铁进行衔接,形成各种城轨制式互补、多种运量结合的公共交通网络。

高铁之后 中国轨道交通跑出另一匹“黑马”

萨尔瓦多云轨线(黄色线条)将与其它轨道交通线共同打造轨道交通网

为什么是比亚迪云轨?

表面来看,是因为巴西的铁路太老旧了,年年管理维护成本愈高,且穿城而过占用道路,影响行人及车辆安全,比亚迪云轨解决方案完全切合需求。

可海外轨道交通巨头那么多,各家高铁、普铁、地铁、轻轨、磁悬浮样样不在话下,若按常理,该轨道应该轮不到比亚迪来造。

这个时候,比亚迪超强的“业务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

1.造价仅为地铁的1/5,建设周期为地铁的1/3;

2.地形适应能力强,转弯半径仅为45米,爬坡能力可达10%;

3.编组灵活,单向运能为1-3万人/小时;

4.零下40℃到高温80℃都能工作,停电也不怕;

5.可搭载自动驾驶技术,不用司机干预……

这些,被巴西招标小组评为“十分符合”规定的相关技术指标。

高铁之后 中国轨道交通跑出另一匹“黑马”

在萨尔瓦多云轨将跨海修建

要知道,整条轨道线路途径萨尔瓦多市中心区、沿海地带,以及萨尔瓦多市与西莫兹费尔霍市之间的山地地带,可谓是真正跨越了“山川和大海”,手上没点儿厉害的“金刚钻”,在老牌巨头虎视眈眈的凝视下,在异国苛刻的地理位置上,一般企业恐怕很难揽下这“瓷器活”。

“我们最初想选择轻轨,后来看到比亚迪云轨方案,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云轨技术非常先进,中国的轨道技术比其他国家的技术好太多,我相信中国的技术。” 巴伊亚州州长Rui Costa对比亚迪云轨给出了很高评价。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云轨开工许可证颁发仪式选在了巴西的第一座首都萨尔瓦多的首个城轨车站。

乘客从旧车站进入,中间有一个扶梯,上去之后就是比亚迪的云轨新车站,两者融为一体,象征着现代科技与历史的完美融合。

旧车站是巴西城市轨道的起点与象征,新车站代表了巴西城市轨道的未来发展方向,来自中国的云轨,连接起了巴西的过去与未来。

高铁之后 中国轨道交通跑出另一匹“黑马”

比亚迪新能源“绿色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巴西也是海外首个将比亚迪“绿色大交通”方案全面落地的国家,引入了包括纯电动大巴、卡车、出租车和云轨在内的多种零排放交通产品,成为“绿色大交通”样本国家。

结语

在全球,交通拥堵已成各城市首要“顽疾”,城市交通的未来,究竟是车轮上的城市?还是轨道上的城市?

王传福给出了答案,“城市道路每年只有1%~2%的增长,但是汽车增长速度却是15%,仅靠车轮解决不了大城市的交通问题。”

来源: 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