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新城规划全文发布:做好基本没有“城市病”的标杆

首页 2019-12-19 08:34:48

人民网北京12月17日电 近日,《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规划》提出,亦庄新城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按照国际标准着力建设好三城一区创新主平台,到2035年将亦庄新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

针对亦庄新城地跨两区的行政区划特点,规划积极研究与大兴区、通州区的协作机制,按照利益共享、设施共建、协同发展的原则,探索跨区域统筹发展与建设的新模式。在亦庄新城规划的指导下,亦庄新城正逐步向世界一流的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迈进,做好基本没有“城市病”的标杆。

亦庄新城规划全文发布:做好基本没有“城市病”的标杆

优化新城空间布局 形成“一廊一带三中心”

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聚焦产业发展动能,秉承区域协同、共建共享的原则,形成“一廊一带三中心”的空间布局。

以京津发展走廊为依托,形成立足京南、服务京津、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优势产业聚集区;

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纽带,充分发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人才、产业、基础设施等要素资源向亦庄新城全区域覆盖;

围绕综合商务服务中心、生态文化休闲中心、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打造亦庄新城的发展聚核。

提升亦庄新城综合承载力 坚持“低密度”、建设魅力城区

积极对接三大科学城,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加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城市发展的融合力度,以智慧服务促进技术创新。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挖掘文化内涵,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底,加强生态、景观、防洪排涝的整体统筹,构建“一带一廊,四主八副,水绿贯城”的绿色空间结构。

到2035年常住人口控制在89.2万人左右

亦庄新城规划范围包括现阶段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范围、综合配套服务区(旧宫镇、瀛海地区、亦庄地区)、台湖高端总部基地、光机电一体化基地、马驹桥镇区、物流基地、金桥科技产业基地和两块预留地,以及长子营、青云店、采育镇工业园。

其中,现阶段开发区面积约66平方公里(功能区范围约60平方公里),开发区外大兴部分面积约83平方公里,开发区外通州部分面积约76平方公里。按照行政辖区划分,大兴部分面积约131.5平方公里,通州部分面积约93.5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到2035年亦庄新城常住人口规模调控在89.2万人左右。按照国际化、智能化园区的发展方向,对就业人口规模进行合理预测,到2035年就业人口约65万人。

打造“双轴七核、多廊多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结构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规划》提出,构建面向产业、人才和市民三位一体的特色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双轴七核、多廊多点”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结构。

双轴,即以荣华路和宏达北路两侧轨道交通站点密集处,形成南北贯穿的公共服务主轴;沿凉水河和新凤河形成以生态开敞活力为主要特征的滨水活力轴。七核,就是依托荣京东街地铁站、凉水河滨河公园、亦庄火车站、南海子公园、体育公园等形成以科技、服务、创新、活力、协作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中心。

在各产业组团中,每2平方公里左右规划建设一个创新家园。在创新走廊沿线或交汇处,设置服务于生产、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采用“1+7+X”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方式,建设非正式交流空间和服务设施相结合的创新家园中心。

“1”是联合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体育中心等集中集约建设的综合服务中心。“7”代表需要独立占地的养老、教育、商业等七类公共服务设施。“X”代表依据实际生活和产业发展需求,需要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

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带动南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组团包括光机电一体化基地、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物流基地和青云店产业园、长子营产业园、采育产业园,主要承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智能装备、军民融合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规划》提出,进一步发挥亦庄新城对南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的龙头引领作用,聚集高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总部、科研院所等功能,辐射联动南部地区的中关村丰台园、房山园、大兴园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产业集群,带动南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

做好基本没有“城市病”的标杆 构建便捷智慧交通体系

亦庄新城规划坚决落实全市用地和建筑规模“双减量”任务,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进一步增加生态、生活空间,提升生产空间发展质量。规划依据现状综合条件及片区主导功能科学确定高度分区,延续低密度发展思路,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度的城市空间,塑造以智慧科创为特色的科技产城。

为夯实产城发展保障,规划构建便捷智慧的交通体系。坚持公交优先、绿色出行,通过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与“四横四纵”高快速路系统,实现区域交通互联互通。通过构建便捷舒适的小街区、密路网的道路体系,营造绿色交通出行环境。发挥节点支撑作用,有序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构建高标准、高水平、高效能、城乡一体的绿色市政基础设施。

按照安全经济、绿色生态、城乡一体的基本原则,规划构建分质保障的水资源供应系统、绿色清洁的能源供应系统、生态融合的资源循环系统,形成高效能、低成本、强适应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公共安全各领域风险管理,提高城市韧性,让新城的生产、生活更安全。

建设“无废城市” 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率达到99%

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抓手,探索后工业时代的绿色发展模式,推动产业循环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精细化、网络化、可视化;提升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

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网络,提高废弃物回收效率和水平,促进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加强环卫系统信息化建设,促进垃圾分类科技化发展,建设智慧环卫系统,提升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

到2035年新城核心地区要实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率达到95%,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以上,资源化处理率达到99%,全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实现集中安全处置。

“一带一廊,四主八副,水绿贯城” 水绿贯城建四个城市级公园

构建全域绿色空间结构,建设森林城市,构建“一带一廊,四主八副,水绿贯城”的绿色空间结构。

依托凤河,以南海子公园为起点,结合区域滞洪蓄洪需求,形成包括湖面、湿地公园、运动公园等在内的生态水域景观体系,营造形态丰富滨水休闲文化绿带。重点规划建设麋鹿湿地森林公园,在游览线路、景观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苑囿文化。

打造凉水河文化生态走廊,提升凉水河西段景观品质,沿线分段布置科技创新成果与企业展示区,建设东段滨河绿化景观,丰富滨水空间形态,塑造多样滨水驳岸,增加亲水公共空间,打造为亦庄的文化名片,形成生态与文化复合型城市廊道。

此外,还要高水平建设南海子公园、台湖湿地公园、国际企业文化园、通明湖公园等四个城市级公园,提升公园绿地景观品质。

(责编:孟竹、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