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土豪”大学排行榜,前3名大学总收入超过阿里巴巴

首页 2019-12-09 13:55:34

中国的高等院校至少有三千所。除去数不胜数的普通院校,在75所教育部直属院校中,最“大”最“有钱”的学校是哪个?在许多人的眼中,答案一定是清华北大,但一定要比的话,谁又更胜一筹?

学校排名向来受到万千学子们的密切关注。影响高校排名的有办学规模、国际排名、核心期刊数量、毕业生质量等一系列指标重要指标,高校收入也是其中之一。

根据《关于部属高校公开部门预算的通知》要求,教育部直属75所院校都会在一定时间内公布其当年经费预算,随着4月相继公开的2019年部门预算来看,我们可以找到“中国最有钱的大学”。

那么今天院校君就带大家一起讨论三个问题:

谁是最有钱的大学?

钱都从哪来的?

钱都花在了哪?


谁是最有钱的大学?


据教育部直属75所高校2019年度预算收入数据显示,清华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预算总收入连续三年超过200亿元的高校。

清华大学的年度收入合计和预算总收入,都远远超过其它国内高校。尤其是预算总收入,领先了排行榜第二名的浙江大学100亿元,有直逼300亿元的架势。

值得注意的是,预算总收入榜前三名的高校,2019年度预算总收入分别为297.2亿、191.8亿、190.1亿,总和将近700亿。而以“有钱”闻名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2018财年利润总额大概是600亿,前三名高校的总收入甚至超过了阿里巴巴的年利润,真可谓财大气粗!

当然,能够进入预算总收入榜前十名的高校,随便说出一所,都是来历不凡的名校。不是名气与实力兼具的老牌综合性985院校,就是在高校合并潮中迅速扩张的巨无霸型高校。

中国最“土豪”大学排行榜,前3名大学总收入超过阿里巴巴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名不是我们平时一贯认为的北京大学,而是浙江大学。

北京大学去年的的总收入榜位于第六名,今年通过暴涨超过50%奋起直追,来到了第三名。

除北大之外,北京林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两所农林类院校的年增长幅度都超过了40%。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特殊存在是同济大学,大家都在上涨时他在跌,而且跌幅达32%。虽然收入少了,但其收入中的财政拨款的部分相较于去年却依然有所增加。

榜单中多数高校的年度预算经费虽然都有5%-10%左右的增长,但高校预算的经费多少仍透露着地域发展不平衡和国家财政资源配置的痕迹。

比如在地域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经费往往高于西部地区高校;从学科分类的角度,理工科类院校预算经费多于文科类院校,语言和艺术类院校榜上排名相对更加靠后。

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虽然同处一城,却因为各自学科设置和侧重点的不同,年度预算总收入总是理工科多于文史哲。

现阶段各省高校之间、中央高校与地方属高校之间的财政经费差异还比较大。

榜单中出现的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这两所院校同为211,同为综合性院校,同样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虽然是省、市直属高校,但是年度预算经费在75所高校中位列60位之后,还略高于教育部直属的部分财经和农林类专业院校。

作为西部地区的一流院校,云南大学和新疆大学的预算不仅少于苏州大学和上海大学,与部分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院校更是有着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差距。


中国最“土豪”大学排行榜,前3名大学总收入超过阿里巴巴

钱都从哪来的?


1992年,政府财政拨款占到了高校经费来源的81.8%。自1999年到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从44亿元上涨至1598亿元,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额的比例却从62.53%降至43.95%。

曾经的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基本上都是来自于财政拨款,而现在这个比例已经降低。除政府拨款外,高校的另外一大收入来源被称为“事业收入”,主要包括教育事业收入和科研事业收入两类。

可以看出,高校自身的营收能力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正在向政府投入为主,多方面、多渠道融资的新格局发展。

中国最“土豪”大学排行榜,前3名大学总收入超过阿里巴巴

高校的教育事业收入指高校向学生个人或单位收取的学费、住宿费、委托培养费、考试费等收入,后者则包含了高校通过承接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合作、进行科技咨询而取得的收入。

如果论及高校自身的收入能力,清华116亿元的事业收入不仅冠绝全国,更是比位列第三的北大多了超过60亿元。而北大则是受政府资助最多的高校。

华中科技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拨款数额相差仅为1000万元,但政府拨款占当年收入的比例之差却达到了近20%。

财政拨款占比越低,就代表着高校有着丰富的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来源,对政府拨款的依赖程度自然也就更低。

从全国来看,对财政依赖低于平均水平的往往是地区内强势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他们的财政拨款经费占高校当年经费的比例平均值都不到一半,只有48.1%。

而像这类高校早就已经名声在外,因为科研能力强,所以与相关领域的企业都会有着长期的合作往来,他们也是政府重点的扶持对象,有着不错的自我创收能力。

特定领域内声誉越好能力越强的高校,常常会表现出更强的收入能力。更多的收入又得以帮助高校吸引到优质生源和项目资源,反过来会进一步增强了高校的实力。


钱都花在了哪?


高等教育支出的占比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高校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情况。排名在生均经费榜单前列的高校几乎都来自北上广及周边地区。生均水平绝对额的分布趋势可以用省际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出差异来解释。

清华大学依然牢牢占据第一,2019年生均支出达到了42.5万元,是排名第十的南开大学的两倍。

上海交大和北京大学位列榜单第二、三名,但与清华大学的差距也超过了10万元。虽然同为985高校,但清华大学的每个学生获得的经费支持大约可以培养4名武大学生。

中国最“土豪”大学排行榜,前3名大学总收入超过阿里巴巴

在给了学生经费之后,剩下的支出都会会花到哪里呢?

令人惊喜的是,东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长安大学等一系列非传统名校开始出现在榜单的前列,甚至三所上海高校还包揽了这一指标的前三名。

这些高校很少承担高等教育之外的外交、国防任务,自然可以把更多的钱投入到高等教育发展上。

中国最“土豪”大学排行榜,前3名大学总收入超过阿里巴巴

清华大学全年在高等教育支出上的花费超过207亿元。作为全国高等教育支出位列第一的院校,其高等教育支出所占的比例仅为85.09%,远低于平均水平的91.88%,位列倒数第9。但清华大学的收支预算表中同样计算了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收入和支出情况。高等教育支出占比的降低,相反医疗事业支出(图表中为“其他支出”)占比上升了。

科学研究同样是高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不可或缺的。

年度预算表的科学技术支出包含了重点实验室及相关设施支出、高技术研究支出、科技重大专项支出等一系列支出,支出预算值越高,占当年支出比例越高,相应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越重。

清华大学继续以近6亿元的支出名列全国第一,北大紧随其后。

从支出的绝对值上看,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是排名第26的华南理工大学的近10倍。科学技术支出超过1亿元的前17所高校,其支出总和是后58所高校的2倍还多,资源聚集可见一斑。

从中可以看出,我们所看到的又“大”又“有钱”的大学,定是有着自身无可取代的优势和能力的。


中国最“土豪”大学排行榜,前3名大学总收入超过阿里巴巴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