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中国民族品牌

首页 2018-10-31 12:35:49

 “仙作”是指以仙游为中心制作的古典家具,有神来之笔的意思,寓意“神仙都喜欢用的家具”,同时也有浪漫、逍遥的韵味。近年来,“仙作”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工艺水平和地方特色,形成了特色鲜明、发展强劲、竞争优势明显的区域品牌,与“京作”、“苏作”、“广作”并称为中国明清古典家具四大流派之一。2006年12月,仙游县荣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2010年12月荣膺“CCTV中国品牌城市”的称号,区域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如何将区域品牌提升至中国民族品牌,并对产业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力,是仙游古典工艺家具产业界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推动“仙作”品牌迅速崛起
          仙游县于2006年12月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这是福建省继安溪“中国茶都”、德化“中国瓷都”、惠安“中国石都”之后,第四个获得全国性殊荣的县。短短四年时间,仙游县着力培育了一批年产值超亿元的工艺龙头企业,工艺产业年产值由2006年的5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100多亿元,发展迅猛。全县目前拥有各类古典工艺家具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吸收外地劳动力3万多人,工艺品种达到1000多个,古典家具高档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七成以上,产品畅销10多个国家和东南亚及香港、台湾等地区,以其高端产品抢占高地,树立了“仙作”品牌在中国古典家具中的重要地位。2007年成功举办北京“仙作”家具展览会,申请注册了“仙作”商标,2009年成功将“仙作”家具制作工艺申报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正在积极争取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县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共注册商标289件,其中福建省著名商标9件,福建省名牌产品17件;古典工艺家具精品获国家奖项96项,省级奖项126项,涌现出了以“三福工艺”、“聚仙堂”、“山中古典工艺”等为代表的品牌企业,形成了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等层次分明的品牌优势。
          当前,仙游县委、县政府加快建设“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园”,致力于打造全国性的古典工艺家具生产中心、展示交易中心、产品设计研发中心、仓储和原料供应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一个富有地方特色、体现地方传统建筑风格,融生产研发、展示交流、销售服务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同时打造成为福建省最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以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园区占地6000多亩,建设进展顺利,现已完成园区控制性规划和一期修建性规划方案评审论证。园区一期用地中的企业用地已初步划定,已有67家工艺企业预约用地2156亩,近期陆续动工。古典工艺家具研发中心已经封顶。“仙作”品牌已具备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给力“仙作” 彰显品牌魅力
          作为中国古典工艺家具的重要流派之一,“仙作”家具的灵魂是文化与艺术,它以精雕百载良木为肉,细刻千年文化为骨,传承皇家气韵为魂,彰显尊贵风范为魄。“仙作”红木家具的追求成就了家具之极品、艺术之神品、收藏之珍品。“仙作”从“形、材、艺、韵”中走来,必将走向品牌时代,因为品牌肩负着品德,意味着品质,代表着品位。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数度组织仙游工艺企业家进京,全方位、多层次地推介“仙作”品牌。央视新闻频道、财经频道、精品频道,多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报道了仙游的红木家具,把“仙作”古典家具推向全国。县工艺产业领导小组组长入选2010年度CCTV中国网络电视台“品牌人物”,他在央视网品牌国际频道[会员访谈]栏目刊登了《东方“仙作”之内涵》的文章,同时多次做客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让更多的人了解“仙作”。7月20日至9月30日,在全国439条动车组上,由铁道部影视中心摄制的《走进世博看品牌》栏目向旅客推介了“仙作”品牌。8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专家学者协会、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东方管理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中国企业家大会”在北京钓鱼台隆重举行,县领导应邀出席大会,在开幕会上发表了“仙作”主题演讲,把仙游古典工艺家具精美绝伦的工艺文化传播到祖国的大江南北。9月,县工艺产业领导小组组长被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聘为特聘顾问,并应该院邀请走进北大讲堂演讲,提升“仙作”品牌的知名度。11月22日,新华社发了《小人物有番大事业——何锦驰和他的‘仙作’古典工艺家具》通稿,全国30多家主流媒体、100多个网站转载,更是把“仙作”推向国内外。
          县里综合运用媒体广告宣传、客户沟通、展览等方式进行推介,近几年来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内地大城市以及台湾、香港等地,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大型展览会、展销会和网上交易会,挑选一批独具特色、款式典雅、品优质好的产品参展,推介和展示“仙作”工艺,拓展产品市场,扩张品牌效应。办好仙游古典工艺家具专业网站——“中国古典工艺家具网”,通过网络展示扩大“仙作”的影响力。向社会征集仙游古典工艺家具产品的公共标志设计方案,在福厦高速公路、306国道等交通主干道和主要路口设立大型广告,宣传仙游古典工艺家具品牌和质量,树立“仙作”品牌形象。
          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积极为工艺企业筹措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资金,满足中小工艺企业融资需求。组织民间资本,由“三福”、“贡品轩”等五家古典工艺家具企业成立莆田市通泰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为古典工艺家具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受信3亿元,已帮助56家工艺企业融资2.8亿元,同时组建通泰典当行,为行业内的中小企业融资拓展了另一条渠道。金融部门积极为古典工艺家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仙游县农村信用社新推贷款品种——“仙作通”,已发放贷款2.5亿元,占新增贷款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仙作”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保障。
          经过精心培育,古典工艺家具界积极树立“仙作”品牌的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各职能部门介入,工艺企业主导的互动机制,尤其是新闻媒体、政府机关、业务客户和文化传播等方面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力求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敬业爱岗、信誉程度、行为准则和产品与企业形象等方面达到尽善尽美。相关部门制定品牌战略,积极实施品牌营销方案。工艺企业积极申请注册商标,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发展自主品牌,同时确立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精神,使之成为全体员工的追求目标和行为准则。
          同时,对涉及古典工艺家具发展共性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提升传统工艺技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快古典工艺家具省级行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的建设,促进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强创意设计能力,使之成为“仙作”古典工艺家具行业服务的重要平台。鼓励古典工艺家具企业将院校作为工艺技术的智力支撑,聘请教授、专家作为企业技术顾问,指导企业进行创意、创新、创作,院校将企业作为工艺美术研发、创新和学生培养的实验基地,双方共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通过建立统一交易、检测、管理,统一规划、统一价格的市场体系,建立行业诚信体系等,进一步彰显“仙作”的品牌魅力。
          提升“仙作” 品牌走向世界
          创造中国的民族品牌,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需要靠企业日复一日地点滴积累,需要矢志不移地坚定信念,需要一种明晰的理念引领,而这一切,都要靠产业报国的精神支撑。
          如今,提升企业品牌的塑造力,已经成为仙游古典工艺家具行业的共识。2010年,仙游通过全县上下的努力,荣获“CCTV中国年度品牌城市”称号。在晋京参评的过程中,全县业界提升了对品牌的认识。品牌,小而言之为企业,中而言之为行业,大而言之为城市。品牌的建设,不仅包括符号的堆砌、工艺技术的卓越、视觉包装的独特乃至后期周到的服务,还须汇聚企业文化和精神等元素,共同形成一股新的能量,促进企业进步,甚至产生推动行业发展的张力。
          今年以来,仙游县委、县政府把品牌营销提上了议事日程,2011年“月论坛”第一讲就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营销科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副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毓煌进行题为《新营销理念和科学决策》的讲座,紧抓全县干部和企业家营销理念的转变,为“仙作”品牌的发展拓宽思路,开创视野。
          当前,“仙作”品牌虽然取得了一定知名度,但要应对“加快崛起、跨越发展”的需要,还要靠研发、靠技术、靠管理、靠企业文化。因此,县里提出大力发展工艺文化,规划建设三条工艺走廊、连天红文化创意产业园、李耕故里艺雕园和赖店古玩城,延伸以工艺带旅游、以旅游促工艺的新型旅游产业链,打响工艺文化旅游品牌。
          “十二五”期间,“仙作”品牌将继续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核心技术能力”,二是“国际化”,以期占领更大的市场。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在于着力培养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坚持“国际化”,就是将研发、管理、营销、品牌瞄准国际市场。“仙作”要适应全球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形势,就必须化解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的制约,坚定不移地自主创新,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族品牌。
          “仙作”是艺术与文化的家具,“仙作”品牌不仅是莆田仙游的,也是福建的,更是中华民族的。“仙作”品牌必将面向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