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七里景区位于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境内,地处千里岗山脉中部,面积3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8%,有千米以上山峰15座,是一个纯山区的小乡村,称之为都市里的山沟沟。
千百年来,七里乡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穷乡僻壤的环境中,过着勉强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近些年,区乡党委政府凭借“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将全乡打造成旅游景区,尽快让偏僻的乡村活起来、村民富起来。
七里景区集休闲娱乐、避暑养生、民宿餐饮于一体,是国家AAAA级乡村休闲旅游景区。景区由峡谷漂流区、七里寻古区、生态体验区、耕读文化区、竹海观光区、蔬果采摘区等区块组成;香溪漂流、三仙圣地、耕读传家、三叠龙潭、森林氧吧、竹海绿道、石尖问顶、星空露营、蔬果长廊等30余个景点遍布其中。凉爽宜人的气候,郁郁葱葱的植被,白墙黑瓦的农舍和潺潺不绝的流水,凸显着好气候、原生态、农家屋、高山菜的景区特色。
香溪漂流处在一个天然峡谷中,集瀑布、深潭、奇石、密林于一身。这里山峦叠翠,鸟语花香,九曲十弯,清凉怡人。坐上橡皮船,置身溪流中,好似在做一场旑旎的梦,恍若步入人间仙境。漂流全程100多米落差,密林之下,瀑布飞舟,在峡谷中穿石绕壁,凌波逐浪,在有惊无险的刺激中让你尽享大自然的狂野和魅力,感受纵情山水、放飞心灵的轻松和惬意。周边的儿童玩沙区、自助烧烤、射箭馆、热带雨瀑等,给游客带来更多的快乐自由。
千峰岗空气新鲜、环境优美,高海拔形成了特有的原生态小气候,是一处观星海、赏日出的绝佳露营地。夏秋季节,露营旅游成了爆点。从平台远眺,延绵数百里的山岗层层叠叠、苍苍茫茫,似一轴山水长卷,雄浑壮丽,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无穷回味。
三仙圣地由三仙桥、七里古道、亲水台和观瀑亭等组成。三仙桥位于杨坞村,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几次造桥尚未落成就倒了,一批又一批工匠都无可奈何,这可愁坏了当地的村民。急难之时,村里来了三位乞丐,向村民讨水喝要饭吃,村民们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乞丐们得知村民为修桥不成烦恼,随后到溪边观察地形,向工匠询问缘由,并告诉如何如何……工匠按其指点,桥就建起来了。结果十里八乡传开了,说三乞丐是天上的神仙,下到凡间是来体察民情办实事的,这座桥也被村民称为“三仙桥”。从逻辑推理,这三乞丐也许是民间桥梁设计建造的高手,为工匠传授了建桥技能的关键,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由此将人奉为神呢!
伴随着这个传说,杨坞人将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精神传承下来,村风民风特别好。这里还传诵着村民“偷”红军战士头颅的故事。那是1934年的12月,粟裕率领的红七军团自瑞金先行突围,与方志敏红十军会合组成红十军团,在七里乡一带开展活动。一天,某部两名红军战士途经杨坞村时,遭当地伪保长纠集的反动武装偷袭,被枪杀后将其头颅挂在城门口示众。有村民不顾个人安危,趁夜将两名红军战士的头颅“偷”了回来,并与尸体一起安葬。
均良村称之为当代的耕读文化村,300多人的村庄,大学生就有40多人,其中硕士3位、博士4位。上世纪80年代,方家老宅六个子女都是大学生,其中一博一硕。耕读文化村名不虚传,村里的一些民宿打上“博士楼”“院士楼”名称,文人书画处处可见,成为乡风文明的一道美景。
一个个景点的开发,引来旅游度假的人络绎不绝,上海、江苏、江西和省内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现有农家乐及民宿300余家,其中白金宿、金宿、银宿10多家。节假日期间,各村农家乐、民宿爆满,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村民们在家门口干起了都市人的职业,营业员、艺术家、设计师、电商、厨师、导游,应有尽有。黄土岭村是景区目前接待规模最大的农家乐、民宿经营村。
憩于农家,看溪水潺潺;漫行古道,见竹径幽幽,山里人家的惬意不求自来。真是,桃源深处有远亲,七里乡民笑开颜。
作者:陈荣高,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曾任中共丽水市委书记,浙江省政协原秘书长。浙江省钱塘江文化研究会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