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在国博举行

首页 2021-11-23 14:29:09


万年上山,文明之源。11月21日,随着“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京开幕,“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也同期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等出席座谈。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也是纪念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以此为契机,云集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大学、著名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

会上,王巍、赵辉、陈星灿等国内外知名考古学者围绕上山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及其在中华文明史和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分别作重点发言,并就上山文化的保护、宣传、运用等方面工作展开讨论。同时,来自英国、美国的专家学者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了学术演讲,详细阐述了全球视野下的上山文化。

会议认为,上山文化是改写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发现,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篇章,是世界稻作农业起源地,具有重要的考古学价值。上山人是最早的农人,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先民。袁隆平“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题词和严文明先生“远古中华第一村”题词,是对上山文化价值内涵的高度概括。

上山文化2000年首先发现于浦江上山遗址。2006年11月,在浦江举行的“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上,“上山文化”正式命名,这是目前浙江乃至整个东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21年来,浙江已在浦江、嵊州、龙游、金华、永康、义乌、兰溪等地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这里是钱塘江流域、长江中下游乃至全中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比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分别早了3000年、2000年,将浙江的文明史推进到10000年前,改写了浙江历史。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也是世界农业文化的重要发生地。

此次座谈会上,中国考古学界泰斗级人物、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文明专门发来贺信,信中提到,经过20年发掘与研究,上山文化已明确了两个世界第一,稻作农业世界第一,彩陶世界第一。

上山文化彩陶作为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彩陶,其孕育于上山文化独特的红色陶系,是上山文化陶器的精华,也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研究发现,在上山文化早期,上山文化的夹炭红陶就与其他地区的陶器存在差别,具备更先进的一些特征,器形复杂多样,有大口盆,小口鼓腹的双耳罐等。

据悉,《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和《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的意见》中已明确提出要“推进上山文化申遗”。同时,上山文化工作已列入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因此,座谈会还围绕上山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上山文化遗址群保护与展示的思考进行了相关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上山文化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重要成果,是继良渚古城遗址之后,又一重要文化遗产,它揭示了钱塘江文明的源头及其对东亚地区文明进程的贡献,填补了世界遗产中稻作起源的类型空白。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表示,有关“上山文化”仍有许多重要课题等待解决,未来将针对上山文化的持续研究不断提供新的见解。

以上山文化为见证,回望中华文明浩瀚星空,致敬中国考古辉煌百年。此次“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对上山文化作为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的意义及其申遗的价值进行了进一步深度研讨,从而切实加强了对上山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宣传工作,为推动其成为向全世界展示万年中华文化的“金名片”贡献了力量。

(文中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视频由浙江省浦江县委宣传部提供)

 

免责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及原创者,本网是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创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