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率先打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上海样本”?

首页 2020-10-21 20:31:15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层次开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创新。

上海作为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在“四个放在”的指引下,正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力图更好地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从而打造出在全国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上海样本”。

扛起促进国内大循环的“上海担当”

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我们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上海应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使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在全国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发挥协同发展龙头作用。长三角地区拥有门类众多的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构建全产业链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要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厘清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全产业链路线图,强化长三角地区各类生产要素、制度等协同创新。上海可在专用设备、医药、通用设备、汽车、化学等制造业领域发挥龙头作用,构建具有梯度化的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将长三角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小循环”,成为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从而带动全国更广区域的大循环。

(二)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要求、指明的路径,也是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引擎。上海要加快科创中心建设,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世界级大科学设施集群;围绕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积极承接国家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大力推进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和创新资源要素共享。

(三)彰显“四大品牌”标杆效应。全力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强化创新驱动和扩大高端产品技术供给,满足和引领消费升级需求,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这是上海更好落实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当好新时代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重要行动。

上海要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越来越广阔,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应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积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畅通,使上海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一)提升“五个中心”国际化水平。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必须进一步提升上海“五个中心”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全球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资源高度集聚和高效配置,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上海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

(二)发挥“一带一路”桥头堡作用。“一带一路”作为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为世界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也为中国开放发展开辟了新天地。新发展格局下,发挥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桥头堡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有利于推动形成我国全方位开放、东中西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迈进。

(三)放大全球产业链重构“进博效应”。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面对欧美日部分产业链回流,我们的战略导向应是强化双向贸易投资、利益捆绑,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在上海成功举办两届,进一步放大“进博效应”,扩大其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影响力,可以推动上海成为国内外经济活动“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打造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上海样本”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的攻关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上海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必须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引领示范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上海样本”。

(一)开放协同拓展内外联动发展路径。“十四五”期间,上海要进一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与苏浙皖三省携手推进落实,围绕“高质量”“一体化”做足文章,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必须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依托广大经济腹地实现自身更高层次发展,并带动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发展,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上海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引进来、走出去”,就要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平台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结合起来,联动实施,发挥最大效用,实现更高层次协同开放。

(二)创新突破赢得转型升级发展主动。创新能力提升依然是上海乃至全国在“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内面临的核心命题,尤其是“卡脖子”关键技术等科技创新领域,更是中国与国际竞争的主赛场,需要重点布局、力争突破。创新实现突破,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根本上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辐射力,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在集中精锐力量组织技术攻关的同时,也要坚持开放合作,发挥上海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作用,与更多其他科技领先的国家积极开展创新合作。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认识国内国际经济运动过程,科学把握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和更高水平开放的良性互动,努力使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发展大局。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