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中医学家姓名故事-兼中医古籍书名拾趣

首页 2020-09-03 10:35:46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灿烂瑰宝,其创设的无与伦比的意境和深邃寓意为世人所称道。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名医和中医名著,群星璀璨。古人习医,其终极的理想就是儒家的仁徳与兼济,佛家的行善与救渡,道家的长生与修道,“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极”。对养生健康和长寿之道感兴趣的你,猜猜谁能入选中国中医学家前十名?全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唯独我们中国有中医?“书犹药也,可以医愚”,读书须先解读书名。中医书名非常复杂,但细加考究,亦有规律可循,说起来颇有些趣味。

中药是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中国古代的名医众多,医学典籍也非常多,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李时珍……这些伟大的名字如皓月般熠熠发光,让人发出无尽的追思。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唐代孙思邈提出“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宋代是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时期。《素问》、《伤寒论》等中医典籍都是当时校订和刊行后流传下来的。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清代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及《温热经纬》等。清代医家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清代中医文献数量庞大,种类繁多,门类齐全,传播面广,是古代中医文献流传至今保存量最大者,使得后人可以最大限度地从中了解清代医学发展的信息,这是其它时代都无法比拟的。

一、中医古籍书名拾趣

中医著作浩如烟海,观其书名,其中极富文采者不少.这些寓意深刻,文趣盎然的著作形成了中医学的独特魅力.古代医家大多由医而儒或由儒而医。古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医文不分家"之说.观一斑,知全豹。“书犹药也,可以医愚”,读书须先解读书名。中医古籍书名是古代医学家为其医学著作起的名字,书名既可是对该书内容的高度概括,又可是作者美好愿望的体现.因此,中医古籍书名的表达方式形式多样,林林总总,中医古籍书名表达方式的变化经历了从直观趋向多样,从继承走向发展的过程,从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征。中国古代的医书很多,不少医书名称含义隐曲,其冠名各有特色和规律,多文辞典雅,义蕴宏深,要了解它的意思,须花一番功夫进行考证。中医古籍存在有书无名、一书多名、同名异书、篇名即书名、出现了圣人托名,使用珍贵,禁秘之词,使用典故,特殊名词指代,以作者名、地名、室名、朝代、年号命名,以儒、道、释专有名词命名的文化现象等复杂情况。不畏繁琐的检索剖析这些古籍书名,既可以看作是对历代学者心灵的透视,又能启发今天的读者去知人论世。这些千奇百怪的中医书名非常复杂,但细加考究,亦有规律可循,细探内涵之意,别有一番雅趣,说起来颇有些趣味。

中医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堪称中医的经典有:《新修本草》、《吴普本草》、《理瀹骈文》、 《汤头歌诀》、《温热论》、《普济本事方》《卫生宝鉴》、《金匮要略》、《内经知要》、《济阴纲目》、《神农本草经》、《脉经》 、《删补名医方论》、《理瀹骈文》、《温病条辨》、《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中藏经》、《刘涓子鬼遗方》、《医林改错》、《濒湖脉学》、《褚氏遗书》、《医学源流论》、《温病条变》、《景岳全书》、《类经》、《脾胃论》、《千金要方》、《诸病源侯论》、《医宗金鉴》、《医林改错》、《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中藏经温病条辨》、《删补名医方论》、《本草纲目》、《济阴纲目》、《内经知要》、《金匮要略》、《温热论》、《汤头歌诀》、《笔花医镜》、《兰台规范》、《中藏经》、《普济本事方》等。

中医古籍书名的体例,遵从普通古籍书名的一般体例,一是原书没有名称,书名为后来整理者拟定,如马王堆帛书《养生方》《五十二病方》等。二是篇名即书名。原书只有一篇者,多以篇名、主题为书名,如《脉书》《揆度》等。三是一书多名。一本书有多个名称,如《灵枢》曾称为《九卷》《针经》《九灵经》。四是同名异书。多本书同为一书名,如明代赵献可撰著《医贯》。

如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医圣张仲景的代表作《金匮要略》。“金匮”二字源自《周书·金縢》。周武王病重之际,其弟在神像前虔诚地为他祈祷,并表示心甘情愿替代周武王去死。后来史官便把这篇祈祷辞非常珍重地保存于用金字封藏起来的“金縢之匮”中。可见,《金匮要略》寓有宝贵资料之意。如元代王好古的《医垒元戎》。“垒”是古代作战时用于防守的墙壁,“元戎”是军队的主将。可见,“医垒元戎”是比喻良医之用药,就犹如良将之用兵。其他如《证治准绳》、《医林绳墨》、《医灯续焰》、《杂病源流犀烛》、《医醇賸义》等比喻,都用得相当贴切,各有寓意。

明代孙一奎的《赤水玄珠》,书名用典同出《庄子·天地篇》。书中云: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明代王肯堂的著作《医学津梁》。“津”即渡口, “梁”系桥梁。作者把自己的书比作渡河的桥梁,说明该医书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最早的外科学著作《刘涓子鬼遗方》之书名,来自于南北朝时期龚庆宣关于此书是刘涓子从鬼神在庙中捣药治伤时,被惊吓逃走后其遗弃物中拾得的传说,目的在于抬高该书之身价。针灸古籍,以金针代指针灸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李瞻《时代金针》。明朝医学家龚居中《红炉点雪》是一本痨瘵(肺结核)专著。红炉指烧得很旺的炉子,杜甫有诗曰“照室红炉促曙光”,火腾腾的感觉。点雪,比喻飞雪飞入。原书序中曰“所谓红炉飞片雪,龙虎自相随,八卦正位,二竖消灭,将寿世人,皆为井谷中老矣。”

眼科医籍常以“银海”暗示。宋朝赵令畤《侯鲭录》卷一载引用王安石话说:“道家以肋肩为玉楼,以目为银海。”所以可知,银海指的就是眼睛。精微指微妙精华。书名的含义就是,眼科理法方药微妙精华。金元时期名医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其名出自张子和“儒者必先知医,以事双亲,以尽孝道”的思想。宋代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眼生花。”其中“银海”指眼睛。以“银海”命名者如原题唐代孙思邈《银海精微》、清代顾锡《银海指南》。妇科医籍有时以“邯郸”指代,如明代赵献可《邯郸遗稿》。邯郸寓意妇科,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名医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带下医也指妇科。 “游秦”“过秦”指儿科,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清代的《痘麻绀珠》,书名取自宋代米胜的《绀珠集》。传说张燕公有绀珠,见之则能记事不忘。《绀珠集》就相当于现在的“备忘录”,无疑,这《痘麻绀珠》就是“天花麻疹证治备忘录”的意思了。明代王肯堂的《医学津梁》。“津”是渡口,“梁”是桥梁。作者把自己的书比作渡河的桥梁,说明它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

《标幽赋》,针灸歌赋名,全名《针经标幽赋》。金元间窦汉卿撰,包括经络、气血、刺法、配穴等。是一篇影响较大的针灸歌赋,为《针灸大成》等书所收载,并有多种注释。标幽,是把幽微、深奥的针灸原理标而明之的意思,即用浅近易诵的语句表述《针经》中较为深奥的内容。《理瀹骈文》是清代医家吴师机所著,原名叫《外治医说》,刊于1870年。作者因取“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意,瀹乃疏通之意。又因正文是用“骈体文”写成的,故刊成后,改名为《理瀹骈文》。清代孟文瑞的《春脚集》。此书名来自明代医学家张景岳的《求正录》。书中载云:“邵子曰:‘三月春光留不住,春归春意难分付,凡言归者必有家,为问春家在何处?’夫阳春有脚,能来能去,识其所归,则可藏可留而长春在我矣。”此书中载有许多验方,病人用后康复而步入春天,故作者用“春脚”二字为书名。

清代医学家徐灵胎的《慎疾刍言》。刍,是喂牧畜的草,刍言,原意是指牧牛人说的土话,这里用作谦辞,含意为防治疾病方面的粗浅见解。陈伯坛的《麻痘蠡言》也是谦辞。“蠡”是取水的瓢,成语有“以蠡测海”,意思是很浅很少的一己之见,如医学大海里的一瓢水。

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原名是《肘后救卒方》,是一部急诊治疗学专著。它原系是葛洪所著《金匮药方》(一作《玉函方》)撷要而成。原著约有百卷,因其卷帙浩繁,不便于携带,便摘其要而写成了《肘后备急方》。“肘后”就是如同上述,是指该书篇幅很小,可以挂在胳膊上而随身携带,相当于现代所说的“袖珍本”,按现代话来说,这是一本“急症手册”。

明代沈惠《扁鹊游秦》和赵养葵《过秦新录》。宋代儿科著作《幼幼新书》,“幼幼”二字取自孟子“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思想。明朝傅仁宇《审视瑶函》。瑶函,泛指珍贵的典籍。审视,是仔细观察的意思,但观察就得用眼睛啊。于是我们才知道,审视瑶函,就是关于视力的珍贵资料,所以,这是本眼科专著。“仁术”“仁寿”喻指医术。《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仁术便览》、清代孟葑《仁寿镜》。“折肱”喻指良医。《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南宋时期朱熹《楚辞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亦此意也。”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卢之颐《本草乘雅半谒》。乘,古代兵车以四匹马拉一车,后来乘字也被用来代指数字“4”。雅,指正规、标准、高尚、美好。作者原想将这部本草书的内容分为“参、核、衍、断”四部分,规范标准地编出来出版,所以叫“乘雅”。孙一奎《赤水玄珠》。源于《庄子·天地》:“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而玄珠,黑色的明珠,在道教中引申为教义真谛。龚廷贤《寿世保元》。作者自谓:“采摄于名藩之异授,内府之珍藏,宇内大夫之所家袭,方外异人之所秘传,并发诸前人之所未发,参互勘验而成”。全书共为十卷,属于综合性医书,脏腑经络、诊法治法、本草、病证、药物、方剂、饮食等等,应有尽有。

《兰台轨范》,徐灵胎著,综合性医书。谓时医不考病源,不辨病名,不知经方,不明法度也,故作《兰台轨范》八卷。汉代宫内藏书之处,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因称御史台为“兰台”。东汉时班固曾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故后世亦称史官为兰台。又唐中宗曾改“秘书省”为兰台。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现在,“兰台”一词已成为用来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的代名词,档案工作者也就被称为“兰台人”。

“秘方”古称“禁方”,二者同意,指秘传而不公开的药方,如唐代《鉴上人秘方》、明代龚廷贤《鲁府禁方》。元代倪维德《原机启微》,书名取自道家《阴符经》“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之语,意谓眼目的功能是为思维提供客观材料的关键。作者把“机”作为“目”的代称,并以之名书,提示该书是一部眼科专著。晋代葛洪《肘后百一方》,“百一”一语双关,既实指书中载有101类药方,又暗喻佛经含义。陶弘景自序云:“佛经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佛教认为,人与世间万物皆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构成,若有一大不和,便会产生101种疾病。《格致余论》,元朝朱震亨撰于1374年。朱氏精研医理取“格物致知”之意为本书命名。语出《礼记·大学》:“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明朝人赵贞观《绛雪丹书》.丹书,传说中赤雀所衔的瑞书,如《吕氏春秋·应同》:“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而绛雪从何而来?这是本妇产科书。书引中写到,“偶思血症难疗,手录疗血之书一卷,是宵梦天雨绛雪,因名其篇曰‘绛雪丹书’。”原来,是作者做了一场绛雪的大梦!其实绛雪也有花朵鲜艳的含义,非常符合女性特征。

清代吴鞠通有感于医界的种种弊端,著有《医医病书》一书,目的在于治好这些医生的职业病;医家王清任有感于以前许多解剖知识存有错误,历时40年实地考察,撰成《医林改错》,这也是该书取名《医林改错》的意义所在。《儒门事亲》,张从正撰,十五卷,成书于1228年。书中前三卷为张从正亲撰。其余各卷由张氏口述,经麻知几、常仲明记录整理而完书。其曰《儒门事亲》者,以为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此时的儒理已深入医学,儒医业已形成。

清朝人江涵暾《笔花医镜》相传李白少时,梦见所用笔头上生花,后来文才横逸,名闻天下。此事见于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后以“笔生花”谓才思俊逸,文笔优美。由此可知作者一定是文采很好的。医镜,医者的镜子。这是本文笔流畅的、可作医者镜子用的医书。孙一奎《赤水玄珠》。赤水,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水名,《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而玄珠,黑色的明珠,在道教中引申为教义真谛。借用这一典故,将黄帝遗在赤水边的玄珠理解为医道,并认为黄帝、岐伯遗留下来的经典,是中医药的昆仑山。

《医法圆通》为清代名医郑寿全所著,四卷。以讨论杂病和常见病症为题目,辨明内外虚实,经方时方之要,再结合时弊详加论说,颇切临床实用。“圆通”一词为佛教术语,意思是不偏不倚,无阻无碍。郑氏意欲示人以圆机活法,故只以医论为主却不载方剂,取古人师其法而不泥其方之意。

二、中国十大中医药家姓名故事

1、神农(中医药始祖《神农本草经》)

“炎帝神农氏”称谓的来历?姜姓,号神农氏,中国上古人物,有文字记载的出现时代在战国以后。被世人尊称为"药祖"、"五谷先帝"、"神农大帝"、"地皇"等。炎帝神农氏这个名字。在先秦以前,炎帝与神农是分开来讲的,并没有“炎帝神农氏”这一提法。直到西汉末年刘歆在《世纪》中才说:“以火承木,故为炎帝;教民耕种,故天下曰神农氏。”首次把炎帝与神农看做是一个人。其原因是从《国语》而来:烈山氏“能植五谷百蔬”,古时焚山耕种,于是,把烈山氏与神农氏联系起来。“烈山氏,主火德,炎也。”于是,烈山氏与炎帝也就联系起来。也有人把神农氏、炎帝、烈山氏三者合一,其理由是一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于是也便有了三个称谓。首先,他因为发明农业生产而被称为神农氏;第二,他善于用火,被崇为火神,于是,被称为炎帝;第三,他放火烧山而利于农耕生产,于是又被称为烈山氏。所以,神秘的炎帝与神秘的神农氏、烈山氏也就合而为一了。炎帝神农氏长得究竟是何模样,历来都含混不清。在秦汉古籍中,有说“牛首人身”,有言“龙首人身”,而明刊本《三才图会》和清道光年间的《炎陵志》所绘神农炎帝为慈眉善目,身穿长袍,肩部和腰部都披着树叶,口含百草或手持禾穗的长者。自炎帝神农氏初祖起,应有17个炎帝神农氏,或者说有8代炎帝神农氏。北宋李肪的《太平御览》中,采用8代说,而且列出了8代之姓名,依次为“帝神农、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榆罔”。此后,“轩辕氏兴”。据说,炎帝姓姜,为少典、有虫乔氏所生。传说有虫乔氏游华山,首感神龙而生炎帝。《路史》上说,炎帝生下来时,“长八尺有七寸,弘身而牛愿,龙颜而唇,怀成铨,戴玉理。生三辰而能言,五日而能行,七朝而齿具,三岁而知稼穑、般戏之事……”这当然是夸张之说。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可谓尽人皆知。神农长期接触各种含有毒性、味道苦涩并难以下咽的草药,因此服食之际多会面部表情痛苦,久之则畸形。现在我们学中医,打开《神农本草经》就知道,哪些中药是“无毒”,遵循而用,很少有中毒事件发生。可是炎帝神农氏并不知道,他必须自己亲口尝试,以便供患病的人应用。而这第一个被毒死的,不是别人,正是炎帝神农氏自己。炎帝神农氏就是由于尝了“百足虫”伤了肠胃而中毒身亡的。炎帝神农氏是远在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为了人类的生存在发现五谷的同时,又为解决疾病问题亲自尝百草,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全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唯独我们中国有中医?不是他们那里没有百草,是他们没有尝百草的神农!淮南子》记载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尝百草》文言文:古时百姓苦无食,百草中找充饥物。人不分草有害否,难免中毒受伤者。神农本为部落长,一心为百姓心想。甘为百姓食先驱,不愿百姓为毒伤。百草遍尝数中毒,屡屡为毒草伤,脸色也因草毒改,终使百姓得食粮,饱以天下千万人,惠及中华数千年。《路史.外纪》亦云:炎帝神农氏"磨蜃鞭茇,察色,尝草木而正名之。审其平毒,旌其燥害,察其畏恶,辨其臣使,厘而三之,以养其性命而治病。一日间而七十毒,极含气也。"《韩非子·五蠹》说:"民食蛤,腥躁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

《神农本草经》名字的来历。神农氏-《神农本草经》来自于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一般文献说《神农本草经》书名出现在先秦,通过《汉书·艺文志》、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古籍命名历史、经书名称出现时代等论证,从而否定先秦有《神农本草经》书名出现。“本草”二字到西汉*才有。西汉设有方士、本草官。汉成帝曾罢方士、本草等待诏70余人归家,汉平帝又复诏之,应诏者数千人。被诏的本草人,撰写本草书,并托名神农,卑能取信于上级,从而获得本草待诏的机会。所以《神农本草经》书名的出现,是在西汉本草待诏的时代。《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多数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对用药剂量、时间等都有具体规定,这也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相传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神农本草经》名句:《记》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康成曰:慎物齐也。孔冲远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康成《周礼注》亦曰: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儒者不必以医名,而知医之理,则莫过于儒者。春秋时,和与缓,神于医者也。其通(周易),辩皿虫之义,医也而实儒也。世之言医者,必首推神农。

中国十大中医学家姓名故事-兼中医古籍书名拾趣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神农尝百草》

2、黄帝(针灸之祖《黄帝内经)

黄帝名号的由来?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黄帝继其父为有熊部落方国的军事领袖,以其最初的封爵“公孙”为氏,名轩辕。军事领袖之职称曰“帝”,在其死后,以其重视发展农业改善人民生活之功,按土地之黄色,上谥号曰“黄”,故史称其为“轩辕黄帝”。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轩辕黄帝是远古时期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现代中国人的伟大先祖。他在位期间主要是治理水患、制定历法(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发明了围棋,言而总之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贤王。他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他的接班人。在民间传说中,黄帝曾经教化人民、推广农耕、鼓励婚嫁、制作衣冠、发明车船、创制音律,甚至最古老的医学著作被称为《黄帝外经》和《黄帝内经》。我们自称为“炎、黄子孙”,是很有道理的。在那时,中华民族散居各地,形成许多部族,有两个部族最有名:一个是偏西的姜姓部族,炎帝神农氏是他们的首领;一个就是偏居东方的姬姓部族,黄帝是首领。据说黄帝和炎帝同是少典的子孙,同出于一族,后来分散迁徙,一个住在姬水附近,一个住在姜水附近。日久年远,两部风俗习惯的差异,越来越大,变成两个族类。繁衍扩张以后,再行接触。黄帝本来姓公孙,他的父亲名叫少典,也是一位王。有一天,他的母亲忽然梦见一道巨大的电光在围绕着北斗星,照耀着整个世界,于是就怀孕了。24个月后,才生下孩子,于是为之取名“轩辕”。又因祖籍有熊氏,则号“有熊”,还因崇尚土德,土是黄色,故称“黄帝”。传说黄帝降生在一条称做“姬”的河边,于是形成了姬姓。周朝的贵族是黄帝的后代,所以周文王又叫做姬昌。周武王叫做姬发。而周朝结束以后,周朝的王族后代就以国名为姓;唐玄宗时,为避皇帝李隆基名讳(姬与基同音),开始改为周姓。后来一部分人恢复姬姓,因此,周氏和姬姓是同族人。黄帝的儿子中有姬姓2、黄帝有25个儿子,分别得到了12个姓,其中就有姬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尧、舜、禹以及夏启、商族的祖先、周族的祖先等,都是黄帝的后裔。这些后裔继承了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西周初年大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代多数改以国名、封邑名以及祖父名、号为姓,所以姬姓反而不多了。加上唐代的时候为了避李隆基的讳,把姬姓改为周姓,从这以后,姬姓的人就更少了。得姓始祖:黄帝。姬姓是黄帝的嫡系子孙。姬姓在中华民族长达5000年的发展过程中,是为最古老的一个姓氏,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就姓姬。据《说文》记载,黄帝之所以以姬为姓,是由于当初居住在姬水的缘故,黄帝的嫡系子孙,世代以姬姓相沿袭,一直到周文王父子,仍然姓姬。根据《帝王世纪》的记载,黄帝生于寿山,长于姬水,所以以姬为氏。根据《史记·三代世表》的记载:“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望族居于南阳郡,即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故姬姓的始祖就是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这些后裔在黄帝到尧、舜、禹时期大都已经脱离黄帝母族,建立了大批的氏族方国或部落,有了独立的姓和氏。后来,周武王(姬发)从陕西东出中原建立了周朝,分封诸侯或方国,其中姬姓国53个,这些姬姓国以国为氏,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大多数姓氏,中国人遂自称“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 今天很多中国的姓氏都是由黄帝的后裔演化而来。在《百家姓》中,绝大多数大姓都是黄帝后裔姓氏,据说有86个大姓都是黄帝直系子孙。 廉姓是一个十分老资格的中国姓氏,其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根据《姓纂》一书的考证:廉姓源于嬴姓,出自黄帝玄孙大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根据史籍《元和姓纂》和《姓纂》的记载:“颛顼孙大廉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赵有廉颇。”黄帝之子名昌意,昌意之子为颛顼,颛顼之孙名大廉。其子孙有以其名字命姓者,乃成廉氏。廉氏的出处在河东,就是现在山西省境内黄河流域以东的一片地方。大廉的后代形成了廉氏。廉氏是一个非常古早的姓氏,也是正统的黄帝后裔之一。在史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篇,典型的历史代表人物就是廉颇,他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神武大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上卿”。

黄帝为何被尊称“文明始祖”和“人文始祖”。孙中山的祭黄帝陵词开首就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所谓“人文初祖”,是指黄帝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开创者。他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先河,在铸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上起了奠基作用。史传黄帝之前,人们草昧未辟,蒙昧未开,迨至黄帝时代,黄帝教民“兴事创业”,“治五气”,改造自然环境;“艺五种”,“佐五谷,养民人”,发展农业生产;制衣冠、造舟楫、用牛车、做弓箭、创医药,创造器物文明;立“礼法文度”,“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创官制、明财产、定婚嫁、立丧制,创立制度文明;造书契、绘图画、作甲子(历法)、定算数、制音律,创建精神文明。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实质就是进行文明创造。《史记·黄帝本纪》原文: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循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区、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权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乃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策。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史载黄帝“命西陵氏劝蚕”(《路史·疏仡纪·黄帝》),“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之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通鉴外纪》),因之,才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系辞》)的历史称颂。后世亦尊嫘祖为“先蚕”(《隋书·礼仪志》等),“礼以少牢”。黄帝共娶四妃十嫔,一共生下25个儿子,其中14人有封姓,一共有12个封姓。分别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依)。这12个姓氏便是黄帝的直系子孙,后代也都是黄帝的直系后裔。据考,凡以下姓氏皆有可能为黄帝后裔:

(2画)乜

(3画)干、弓、马、万、于、上官、卫

(4画)卞、邓、丰、戈、计、孔、毛、牛、双、王、韦、文、乌、尹、尤、元、云、从、方、仉、公、公孙、公羊、公西、公冶、太叔、长孙

(5画)白、冯、甘、古、宁、平、印、乐、冉、司、台、田、石、包、弘、召、皮、边、东门、司空、司马、司寇、司城、司徒、令狐、东乡、北宫

(6画)安、百、毕、红、后、华、吉、江、汲、刘、牟、那、祁、乔、权、任、戎、汝、汤、孙、邬、伍、向、邢、闫、阳、羊、伊、阴、仲、朱、庄、巩、成、米、百里、羊舌、仲孙

(7画)伯、苍、岑、陈、杜、何、怀、杨、冷、李、利、连、陆、闵、芮、况、邵、沈、时、寿、宋、邰、苏、汪、沃、吴、辛、严、言、张、邹、花、杞、束、来、步、狄、应、沙、轩辕

(8画)昌、法、范、房、依、季、金、经、郎、林、罗、茅、孟、苗、明、牧、庞、屈、单、武、鱼、郑、终、周、宗、苟、欧、卓、郇、狐、京、居、弥、拓跋、欧阳、叔孙

(9画)段、费、郜、侯、胡、荆、柯、郦、柳、娄、秋、饶、施、郗、郤、相、项、须、宣、荀、姚、禹、赵、钟、祝、祖、皇、南、咸、养、恽、浑、胥、皇甫、闾丘、南宫、钟离、独孤

(10画)党、高、顾、桂、郭、桓、姬、家、贾、晋、栾、莫、能、倪、钱、秦、桑、莘、谈、唐、陶、翁、奚、夏、徐、晏、益、殷、袁、宰、敖、班、都、耿、索、原、晁、铁、凌、展、夏侯

(11画)曹、常、鄂、符、扈、黄、康、寇、梁、逯、梅、蒙、商、盛、续、阎、堵、萧、祭、麻、屠

(12画)程、董、傅、葛、韩、滑、惠、嵇、蒋、焦、景、鲁、禄、彭、舒、童、隗、温、游、越、曾、敬、富、缑

(13画)鲍、楚、褚、窦、蓟、简、蓝、雷、廉、满、蒲、曲、解、鄢、雍、虞、詹、靳、蒯、蓬、楼、慎

(14画)蔡、管、暨、廖、蔺、缪、慕、裴、谯、谭、鲜、熊、臧、翟、蔚、端、慕容、鲜于、漆雕

(15画)樊、黎、墨、潘、麴、滕、颜、颛孙

(16画)霍、冀、穆、融、薛、燕

(17画)鞠、濮、魏、戴、繁、濮阳

(18画以上)酆、夔

《黄帝内经》书名的来历?黄帝问岐伯答,为何不叫《岐伯内经》而叫《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宫、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也有学者认为成书应在西汉中。《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约5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出土文物中,就已经有了骨针、石斧等器具,其中有的器具非常类似《黄帝内经》所描述的“九针”中的叁棱针与按摩用的锥形针。如果那时的人类已经发明了针刺、砭石治疗方法,那么这些器具可能曾被用于治疗疾病。但是经过医史学家们的考证,《黄帝内经》不是黄帝时代的作品,其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成书在西汉。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明代万宁撰著《医贯》,为儿科及医案方面著作。最早的医籍《黄帝内经》,其取名来自于远古时代黄帝坐明堂与臣子们谈论医学道理的传说。《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的圣经,书中所阐述的那些深奥的医学理论,从诞生那天起一直沿用至今。最早发明中医中药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是他,在5000年前就写下了人类第一部中医中药著作——《祝由科》。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这部著作还夹杂着一些迷信成分,但群众对它的评价是:“家有《祝由科》,害病不吃药”。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去伪存真,不断增补,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它不但在历史上对我国人民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现在还起着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作用。《汉书艺文志》记载《黄帝内经》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共十八卷。汉代之后几百年,战乱频仍,导致诸多经书残缺乃至失传。《黄帝内经》经过唐代王冰恢复整理,恢复了《素问》九卷八十一篇目;经过宋代史崧恢复整理,阐扬了《灵枢》九卷八十一篇目,遂成近日所见之规模,历代被医家推为医学至宝。《黄帝内经》约定俗成地被看作是中华医学的开始,是最系统、最完备的传统医学理论典籍,是预防、保健、护理、生理、病理、病原、病症、针灸、药治、物治等医疗方法的开端,是中华医学的无上秘宝。在遥远的古代,黄帝与他的大臣们高坐明堂,一问一答讨论养生治病的道理,其中有一位大臣叫做岐伯,被黄帝尊为“天师”。这位天师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文无所不通,详细地解答了黄帝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阐明了中医的基本道理,所以至今民间称中医学仍为“岐黄之术”。黄帝身边还有一位大臣叫“雷公”,当然不是后来所说的那位主管雷电的雷神,这位雷公是黄帝的学生,在黄帝面前虔诚地请教,黄帝告诉了他许多医学的道理,像神奇的经络走向和结构,就是黄帝告诉雷公的,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医经络学说的来源和依据。 此外还有一位叫伯高,这位伯高是解剖家,他对胃、大小肠的大小、容量以及长短描述德很精细。还有一个叫少俞的,少俞尤精针灸之术,据说是黄帝时代名医俞跗的弟弟,这位俞跗也很了不起,西汉时期叁位文史学家都记述了俞跗的事迹,如韩婴,曾任文帝时博士,他在《韩诗外传》卷10写道:“中庶子曰:吾闻中古之为医者,曰俞跗,俞跗之为医也,榒木为脑。芷草为躯,吹窍定脑,死者更生”。看来比华佗更早就做过开颅手术。有人把黄帝和大臣们讨论的内容记载下来,就成为《黄帝内经》。其实当时除了《内经》,还有《黄帝外经》,不过《外经》久已失传。

中国十大中医学家姓名故事-兼中医古籍书名拾趣

轩辕问道图

3、扁鹊(脉学介导者《难经》)

扁鹊(前407—前310),汉族,姬姓,秦氏,名越人(秦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的渤海莫人。因他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

秦越人为何被称“扁鹊”? 翻开《史记》,会发现扁鹊有三个名字:一为扁鹊。字义上看,扁鹊是指一只鸟,喜鹊也。“扁”字,一读biǎn;一读pian(篇),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说扁鹊之扁是“取鹊飞鶣鶣之意”,即指一只喜鹊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二为秦越人。《史记》说:“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三为卢医。《史记正义》说,扁鹊“家于卢国”又称卢医。在山东出土的汉代石刻中,曾绘有扁鹊的形象,他人手人面,头戴冠帻、鸟身禽立、拖着一束长尾。人们将扁鹊刻画成人首鸟身的模样,既反映了原始鸟图腾的崇拜意识,也说明扁鹊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神人。“扁鹊”一词原本为古代传说中能为人解除病痛的一种鸟,秦越人医术高超,百姓敬他为神医,便说他是“扁鹊”,渐渐地,就把这个名字用在秦越人的身上了。《史记》中概括归纳为六条戒律,称为“六不治”。这六不治包括:信巫不信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病情严重到“形羸不能服药、藏气不定”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片段) 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当晋昭公时,诸大夫彊而公族弱,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於是召扁鹊。扁鹊入视病,出,董安于问扁鹊,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吾所以久者,适有所学也。帝告我:“晋国且大乱,五世不安。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策是出。夫献公之乱,文公之霸,而襄公败秦师於肴而归纵淫,此子之所闻。今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间必有言也。”居二日半,简子寤,语诸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於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心。有一熊欲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有罴来,我又射之,中罴,罴死。帝甚喜,赐我二笥,皆有副。吾见儿在帝侧,

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帝告我:‘晋国且世衰,七世而亡。嬴姓将大败周人於范魁之西,而亦不能有也。’”董安于受言,书而藏之。以扁鹊言告简子,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

《难经》书名的由来。《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难经》名句: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二难日: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三难日:脉有大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之动,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日大过。减者,法日不及。递上鱼为滋,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四难日: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人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

4、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为何称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是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人,为了纪念张仲景对医学的贡献,后世尊其为“医圣”。张仲景死后其名声及著作的命运,在宋代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由于宋代社会结构的改变,医生地位出现整体的提高,再加上国家对医学的重视,书籍的普及,因而在北宋之时,其著作得到系统整理,建立其著作之上的伤寒学派正式形成。张仲景的大名也随之声闻天下。历史上第一波对张仲景圣化的运动开始了。张仲景的医书,在其死后流传即绵延不绝,但在宋代以前,却绝少有人看见,其书也从未得到医家及世人的重视。张仲景第一次圣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当时书籍的市场普及化。在中国印刷史上,曾有两次书籍市场化较高的时期,第一次是在宋代,第二次就是从明代中后期开始。书籍的两次普及,使得故纸堆中的人物得到新生。张仲景无疑是这两次运动的受益者。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国家正式成立了校正医书局,开始校订刊行大量古代医书。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方论》得到整理出版。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伤寒论》得到重视,也与北宋熙宁年间太医局教育的改革有密切联系。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变法也涉及到了医学教育。当时朝廷将太医局从太常寺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教育机构,定期招生。在必修教材中,《伤寒论》名列其中。随着当时医生社会地位的提高,医官待遇的提高,从事医学的人越来越多,《伤寒论》因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自上而下流传开来。《伤寒论》的出版,在当时医界、学界引起极大重视。其直接影响是伤寒学派兴起,而张仲景大名也开始被世人不断推崇。先是宋人许叔微(1080——1154)将张仲景比附为孔子:“论伤寒而不读仲景书,犹为儒不知本有孔子六经也。”接着是宋金之时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则称张仲景为“大圣”:“惟张仲景方一部,最为众方之祖。是以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医帙之中,特为枢要,参今法古,不越毫末,实乃大圣之所作也。”再是金代名医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言中直呼张仲景为“亚圣”:“夫三坟之书者,大圣人之教也。法象天地,理合自然,本乎大道,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教,亦几于圣人,文亦玄奥,以致今之学者,尚为难焉。”仲景之亚圣,是与孔子相较,而非仅在医家中言。故刘完素已将仲景推为医中第一人。唐代甘伯宗《名医录》:"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 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张仲景为何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同是东汉名医张仲景学说的两个组成部分,后世医家整理编次,分别命名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现代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基础,其价值珍贵影响很远。《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是治疗杂病的典范。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书中共收集方剂262首,如金贵肾气丸、桂枝茯苓丸、大柴胡汤、温经汤、黄芪建中汤、防己茯苓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半夏厚朴汤、苓桂术甘汤等方,均广泛地应用于现代临床,确有较好的疗效。因张仲景所记载的方剂具有药味精炼、配伍严密、主治明确的特点,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或称之为"经方",张仲景本人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大家都知道在张仲景所载方剂中最为经典,被现代人普遍认知的,当属补肾名方六味地黄丸。

《伤寒杂病论》书名由来?《伤寒杂病论》书名中的杂病之名源于《杂病》篇,书中的杂病既包括属于伤寒之类的全部病证,又包括与之相关需要做鉴别的非伤寒之类病证。《伤寒杂病论》的书名名副其实,其书乃"至杂"之作。分析《灵枢·杂病》(简称《杂病》)内容看出,其杂病属伤寒之类病证,这些病证在其他经典著作中有相关论述。晋朝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伤寒杂病论》。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虽《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但王叔和依然是功不可没。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宋代仁宗时,一个名叫王洙的翰林学士在翰林院的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蠹简”,被虫蛀了的竹简,书名《金匮玉函要略方论》。这本书一部分内容与《伤寒论》相似,另一部分,是论述杂病的。后来,名医林亿、孙奇等人奉朝廷之命校订《伤寒论》时,将之与《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对照,知为仲景所著,乃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宋代都得到了校订和发行,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宋代校订本。《伤寒杂病论》名句: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宿疾。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票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5、华佗(外科之祖《青囊经》)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华佗名字的来历?华佗这个名字,是梵文字,不是中文字。因为根据三国志的传记,华佗是有名字的,他叫华元华,他不叫华佗华佗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念“GATA”,而“GATA”就是佛经里面的古代印度的医药之神。“华佗”二字的古章与梵语中“药”相应,“华佗”实为药神之意,也正暗合华姓。因其医术高明,人们便将他尊为具有印度神话色彩的“药神”,而称之为“华佗”,并一直沿用下来。他的本名“敷”反倒不为人所知了。《三国志·华佗传》: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青囊经》书名的由来?青囊:喻指医书,又演义为医术。其实,青囊原为古代医学家藏放书藉的布袋,以便于携带而远游。而唐代的刘禹锡有一首:“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的诗,其中“肘后检青囊”的青囊就讲的是医书,但根据诗义,也可以说医术。华陀“精于方药,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一生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和实践上,他还不断把自己的行医用药的丰富经验,写成了医学著作。因华陀生前行医游走各地,所以为了携带方便,把自己的医学著作,和生平所著的诊籍——医案,都藏以青色的布袋。因尚无给自己的著作起正名,所以把那些医学著作暂名为“青囊”,可惜那些珍贵的医籍并未见的遗传。根据史记《后汉书,华陀传》张冀的补注中说道:吴押狱者,每以酒食供奉,陀感其恩,告曰:“我死非命,有青囊未传,二子不能继业,修书与汝,可往取之。”吴至金城,取又藏之。佗如不免,大饮如醉而俎。吴弃役回家,向妻索书,妻曰:“纵学得神术,终使毙于狱中,故我以囊烧毁也。”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华佗《青囊经》名句:饥饱无度则伤脾,思虑过度则伤心,色欲过度则伤肾,起居过常则伤肝,喜怒悲愁过度则伤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人之寒热往来者,其病何也?此乃阴阳相胜也。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人生 气健壮者,外色光华,内脉平调。五脏六腑之气消耗.则脉无所依,色无所泽,如是者,百无一生。凡人五脏六腑,荣卫关窍,宜平生,气血顺度,循环无终,是为不病之本,若有缺绝,则祸必来矣。阳候多语,阴症无声,多语者易济,无声者难荣,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夫痈疽疮肿之所作也,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塑塞而发者也。

6、孙思邈(药王《千金要方》)

孙思邈(541年-682年),别称妙应真人、孙十常、白山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药王”由来?相传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因难产而生命垂危。太宗派使臣星夜奔赴孙思邈隐居的太白山,诏孙思邈进京。孙思邈被引入后宫,一边向宫女细问病情,一边看太医的处方病历。之后,他要来一条红线,自己捏一头,另一头穿竹帘系于皇后之腕。经过一番把脉,确认为胎位不正,使宫娥扶皇后近竹帘,孙思邈选定穴位猛扎一针,皇后浑身一颤,婴儿随即出生。太宗约见孙思邈,先赐金银,后赐官位,他皆不应。唐太宗问:“你莫非要王否?”孙思邈说:“愿听圣明封赠。”唐太宗说:“便封药中之王吧。”孙思邈活到93岁时眼睛看东西依旧非常清晰,耳朵也不聋,精神十足。之所以这个年龄还能有如此的体魄,这与孙药王重视艾灸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千金要方》一书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凡人居家及远行,随身常有熟艾一升。意思说的就是无论是在家还是出门远行,都要随身携带一些艾草。药王自己也经常艾灸自己的足三里穴位,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三寸(三指或者四指的长度)。民间流传的“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孙药王提出的。《唐书·孙思邈传》原文: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少即通百家,善言老、庄。周洛州总管独孤信见其少异之曰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及长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以国子博士召,不拜。太宗初,召诣京师,年已老,而听视聪瞭。欲官之,不受。显庆中,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上元元年,称疾还山,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居之。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照邻问曰:“高医愈疾,其道如何?”答曰:“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居,和为雨,怒为风,凝为霜雪,张为虹霓,天常数也。人有四支五藏,一觉一寐,吐纳往来,流为荣卫①,章为气色,发为音声,人常数也。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所同也。失则蒸生热,否生寒,结为瘤赘,陷为痈疽,奔则喘乏,端则燋槁,发乎面,动乎形。天地亦然。高医导以药石,救以针剂;圣人和以至德,辅以人事。故体有可愈之疾,天有可振之灾。”照邻曰:“人事奈何?”曰:“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之谓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大之谓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之谓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之谓也。” 复问养生之要,答曰:“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生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堕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货不殖,子无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是以太上畏道,其次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忧于身者不拘于人,畏于己者不制于彼,慎于小者不惧于大,戒于近者不侮于远。” 永淳初,卒,年百余岁,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

孙思邈为何别号“妙应真人”?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宋徽宗敕封孙思邈为“妙应真人”。孙思邈擅长阴阳术,主张治病时必须天人合一,认为“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人亦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寝”为之应;天转运,“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为霜雪,张而为虹霓”,谓此为“天地之常数也”,人“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营)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称此为“人之常数也”。二者相结合,“阳用其神,阴用其精,天人之所用也”。提倡“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圣德,辅之以人事”,最终使“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称之为“真人”。 宋、金以来统治者对孙思邈屡加褒崇,赦其祠为“静应妙”(今升仙台),尊其为“妙应真人”。

《千金要方》名字的由来?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逾于千金”,意在此书救人之千金性命。而后孙氏又作《千金翼方》一书,以补充《千金要方》之不足,取后书与前书“交翼并飞”的含义。《备急千金要方》自序中说:“人命至重,贵有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以“千金”比喻生命价值。孙思邈在古稀之年开始动笔写那本著名的《千金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奋笔著书?而他的这部医书为什么用奇怪的“千金”二字来命名呢?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 孙思邈行医这么多年,想给后代留下东西,从哪儿下手呢?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人的命啊,比千金还要重,如果有一个偏方,就治了这个大病,那它就比千金还值钱。对,干脆我就把我行医这几十年所掌握的药方编成一本书,起名叫做《备急千金要方》。对,说干就干!他提起笔来从这一年就开始写,到652年这一年,就写成了这本书。《千金要方》名句: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天无一岁不寒昌,人无一日不忧喜。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毋失岁时之和。一日之忌,暮无饱食,一月之忌晦无大醉,一岁之忌暮无远行,终身之忌甚无燃烛行房。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若愿普救含灵之苦。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日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日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大医精诚第二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出出,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7、李时珍(药圣《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明医药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湖北蕲春)人。世代为医。他继承家学,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主张革新。著成《本草纲目》。收录原有诸家《本草》所载药物共1518种,新增药物374种。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流传于世。另有《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已佚。

李时珍这个名字怎么来的?从字面上来说,时间珍贵,李时珍的长辈希望他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祖挣光,也说明了古代人对男孩的重示,从小就对他就抱有很高的期望。李时珍最早的名字是石珍,一块很珍贵的石头,所以应该是石头的石,但是李时珍的妈妈张氏不知道为什么,就给他叫成"时间"的"时",把李石珍的名字叫成李时珍。李时珍的父亲月池公做了一个梦,梦见铁拐李,梦见铁拐李来贺喜,说时珍时珍,百病能诊,做我高徒,传我医名。

李时珍为何被称“药圣”? 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还有服器部。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从无机到有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这种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受到达尔文的高度重视。他被后来的人们尊称为药圣,由此可以看出他在这方面的学究之深。顾景星《白茅堂集》第三十八卷原文:李时珍,字东璧,蕲州人。祖某,父言闻,世孝友,以医为业。年十四,补诸生。三试于乡,不售。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富顺王嬖庶孽,欲废适子(同“嫡子”)。会适子疾,时珍进药,曰附子和气汤。王感悟,立适子。楚王闻之,聘为奉祠,掌良医所事。世子暴厥,立活之。荐于朝,授太医院判,一岁告归,著《本草纲目》。年七十六,为遗表授其子建元。其略曰:臣幼苦羸疾,长成钝椎,惟耽嗜典籍,奋切编摩,纂述诸家,心殚厘定。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谬误实多,窃加订正,历岁三十,功始成就。自炎皇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师歧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爰有《神农本草》三卷;梁陶宏景益以注释为药三百六十五唐高宗命李勣重修长史苏恭表请增药一百一十四;宋太祖命刘翰详较,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诸本,自是指为全书。夷考其间,瑕疵不少。品类既烦,名称多杂,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似兹之类,不可枚举。臣不揣愚陋,僭肆删述。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旧药一千五百一十八,今增三百七十四;分一十六部,五十二卷。正名为纲,附释为目,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气味、主治。上自坟典,下至稗记,凡有攸关,靡不收掇。虽命医书,实赅物理。伏愿皇帝陛下特诏儒臣补著成昭代之典。万历中,敕中外献书,建元以遗表进,命礼部誊写,发两京、各省布政刊行。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所著诗文他集失传,惟《本草纲目》行世。

《本草纲目》书名来历?公元1578年,年龄六旬的李时珍完成了《本草纲目》,只可惜尚未确定书名。一天,他出诊归来,习惯地坐在桌前。当他一眼看到昨天读过的《通鉴纲目》还摆放在案头时,突然心中一动,立即提起笔来,蘸饱了墨汁,在洁白的书稿封面上写下了“本草纲目”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端详着,兴奋地自言自语道:“对,就叫《本草纲目》吧!”为了这部书的体例,李时珍考虑了许久,也翻阅了不少书籍,并从《通鉴纲目》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以纲挈目”的体例来编这部书,并以《本草纲目》这个名称作为自己经历二十七年搜集、整理、编纂的这部书的书名。《本草纲目》名句:怒则气逆,喜则气散,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灵则气泄,寒则气收,人生语录。人之一身,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魄心动则汗生,欲心动则精生。百病必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痰有六:湿、热、风、寒、食、气也。饮有五:支、留、伏、溢、悬也。皆生于湿。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神无所居。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气和,营卫乃行,常 有天命。 夫众病积聚,皆起于虚也,虚生百病。营气之粹,化而为精,聚于命门。

8、赵献可(明代医学家《医贯》)

赵献可名字的来历?赵献可源于《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后汉书·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赵献可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善易而精医;好学淹贯,医德高尚,往来民间,人称逸士、游仙。子贞,字如葵。能承父业,治病不问高低贵贱,不计礼酬。著有:《医贯》、《内经钞》、《素问钞》、《经络考》、《正脉论》、《二体一例》等。

献可“肾间命门说”。为命门与肾即水与火的关系,他说:“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离也”。其认为如能充分理解养生与治病,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对于有关医学问题也就豁然贯通了。谓“人身别有一主,非心也。命门为十二经之主,肾无此,则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脾胃无此,则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正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也。”“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的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离也。”(《医贯·十二官》)

《医贯》书名历?《医贯》又名《赵氏医贯》。此书以保养“命门之火”贯穿于养生、医疗等论题之中,故名《医贯》。为研究中医命门学说的重要著作之一,其书论理深透,不仅广引诸家学说,历举前人名方治验,并发明新说以补前人之未备。其命门学说以及擅用六味丸、八味丸等方的治疗经验对后世影响深远。《医贯》中提出“气禀”为“有偏阴偏阳者,此气禀也”,此处“气禀”即体质。并将人体体质分为太阴之人和太阳之人,并对两种体质类型进行了描述,文中说:“太阳之人,虽冬月身不须绵,口常饮水,色欲无度,大便数日一行……太阴之人,虽暑月不离复衣,食饮稍凉,便觉腹痛泄泻……此两等人者”,主要论述了太阴人和太阳人的寒热、食饮、二便等情况。《医贯》名句:阴阳之理.变化无穷.不可尽述.姑举其要者言之.夫言阴阳者.或指天地.或指气血.或指乾坤.此对待之体.其实阳统乎阴.天包乎地.血随乎气.故圣人作易.于干则曰大哉干元.乃统天.于坤则曰至哉坤元.乃顺承天.古人善体易义。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周子惧人之不明.而制为太极图.无极而太极.无极者.未分之太极.太极者.已分之阴阳也.一中分太极.中字之象形.正太极之形也.一即伏羲之奇一而圆之.即是无极.既曰先天太极.天尚未生.尽属无形.何为伏羲画一奇.周子画一圈.又涉形迹矣.曰此不得已而开示后学之意也.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亦原具有太极之形.在人身之中.非按形考索.不能穷其奥也.以木火土金水.配心肝脾肺肾.相生相克.素知之矣.诸书有云.五行唯一.独火有二.此言似是而非.论五行俱各有二.奚独一火哉.若论其至.五行各有五.五五二十五.五行各具一太极.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今以五行之阴阳生死言之.木有甲木属阳.乙木属阴.人身之胆是甲木.属足少阳.肝是乙木.属足厥阴.甲木生于亥而死于午.乙木生于午而死于亥.火有丙火属阳.丁火属阴.人身之相火属手少阳.心火属手少阴.丙火生于寅而死于酉.丁火生于酉而死于寅.水有壬水属阳.癸水属阴.人身之肾水属足少阴.膀胱属足太阳.壬水生于申而死于卯.癸水生于卯而死于申.土有戊土属阳.己土属阴.人身之胃土属足阳明.脾土属足太阴.戊土生于寅而死于酉.己土生于酉而死于寅.金有庚金属阳.辛金属阴.人身之肺金属手太阴.大肠金属手阳明.庚金生于巳而死于子.辛金生于子而死于巳.欲察病情者.专以时日之生旺休囚.而验其阴阳之属.如胆火旺.则寅卯旺而午未衰。

9、钱乙(儿科之祖《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字仲阳,宋代东平人,约生于北宋仁宗至徽宗年间(约公元1032~1117年),享年82年,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家。

后人把钱乙尊称为什么?后人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钱氏治学,当初先以《颅囟方》而成名,行医儿科,曾治愈皇亲国威的小儿疾病,声誉卓著,被授予翰林医学士。曾任太医院丞,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钱乙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当时著名医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钱乙幼科冠绝一代",言不为过。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宋史·钱乙传》原文:钱乙字仲阳,父颖善医,然嗜酒喜游,东之海上不反。乙方三岁,母前死,姑嫁吕氏,哀而收养之,长诲之医,乃告以家世。即泣,请往迹寻,凡八九反。积数岁,遂迎父以归,时已三十年矣。其事吕如事父,吕没无嗣,为收葬行服。乙始以《颅囟方》著名,授翰林医学。皇子病瘈疭①,乙进黄土汤而愈。神宗召问黄土所以愈疾状,对曰:“以土胜水,水得其平,则风自止。”帝悦,擢太医丞。广亲宗子病,诊之曰:“此可毋药而愈。”其幼在傍,指之曰:“是且暴疾惊人,后三日过午,可无恙。”其家恚,不答。明日,幼果发痫②甚急,召乙治之,三日愈。乙本有羸疾,每自以意治之,而后甚,叹曰:“此所谓周痹也。入藏者死,吾其已夫。”既而曰:“吾能移之使在末。”因自制药,日夜饮之。左手足忽挛不能用,喜曰:“可矣!”以病免归,不复出。乙为方博达于书无不窥不固守古法尤邃《本草》诸书辨正阙误。末年挛痹浸剧,知不可为,召亲戚诀别,易衣待尽,遂卒,年八十二。王克明字彦昭,绍兴、乾道间名医也。初生时,母乏乳,饵以粥,遂得脾胃疾,长益甚,医以为不可治。克明自读《难经》、《素问》以求其法,刻意处药,其病乃愈。始以术行江、淮,入苏、湖,针灸尤精。诊脉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药。病虽数证,或用一药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亦有不予药者,期以某日自安。有以为非药之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言无不验。张子盖救海州,战士大疫,克明时在军中全活者几万人。子盖上其功,克明力辞之。明颇知书,好侠尚义,常数千里赴人之急。初试礼部中选,累任医官。王炎宣抚四川,辟克明,不就。炎怒,劾克明避事,坐贬秩。后迁至翰林医痊局,赐金紫。绍兴五年卒,年六十七。

《小儿药证直诀》书名来历?中医的“证”是证型。是对于疾病临床症状的概括与分类,它的基础分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叫做“八纲辩证”。证型分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中医里面有病,证,症,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阶段的病理本质,如肝阳上亢,肾阳虚等;症是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的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主观感觉到的,如发热咳嗽,也可以是医生可关键查到的,如舌苔脉象。病,则是疾病,一个完整的过程。诀有高明的方法意思和用事物的主要内容编成的顺口的便于记忆的词句。《小儿药证直诀》名句:若要小儿安,常须三分饥与寒。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能明理以尽术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如此.然后事必济而功必着矣.若不能正己.则岂能正物,不能正物.则岂能愈疾.今冠于篇首.以劝学人.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止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广收方论.博通义理.明运气.晓阴阳.善诊切.精察视.辨真伪.分寒热.审标本.识轻重.疾小不可言大.事易不可云难.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苟能如此.于道几希.反是者.为生灵之巨寇.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如到其家.须先问曾请未.会请师即问曾进是何汤药.已未经下.乃可得知虚实也.如已曾经下.即虚矣.更可消息参详.则无误矣.又治小儿之法.必明南北禀受之殊.必察土地寒温之异.不可一同施治.古人最为慎耳.

10、吴谦(《医宗金鉴》总修官)

吴谦名字的由来?吴谦字六吉。紫微斗数里面的六吉:左辅、右弼、文昌、文曲、天魁、天钺。宫廷御医,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吴谦认为,医经典籍以及历代各家医书,存在着“词奥难明、传写错误、或博而不精、或杂而不一”等问题,应予以“改正注释,分别诸家是非”。 吴谦崇尚仲景学说。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 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8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之首。 《医宗金鉴》纂修完成,乾隆帝赐名为《医宗金鉴》,并御赐编纂者每人一部书、一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自1749年起,清太医院将《医宗金鉴》定为医学生教科书;这部书还广泛流传于民间,深受读者的欢迎。这本书基本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医学成就,除了晚晴系统出现的温病学外,基本包括了中医学除祝由科(医学心理学)之外的所有学科,可以说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建国之前,许多医生以《医宗金鉴》为本学习中医,并且成为名医。此外,清末民初时河北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被誉为“中医第一可法之书”,就是最可以效法的书籍,同样值得一读。

  《医宗金鉴》书名的来历?把书比为镜子。亦作“金鑑”《新唐书·张九龄传》:“﹝ 玄宗 ﹞千秋节,公、王并献宝鑑, 九龄 上事鑑十章,号《千秋金鑑录》,以伸讽谕。”后以“金鑑”指对人进行讽谕的文章和书籍。指明察的帝王。宋 陆游 《丞相率文武百僚请建重明节表》:"周行抃蹈,各陈金鉴之书。" 清 钱谦益 《天启元年浙江乡试程录·第一问》:"其在今日,所以进金鉴而箴丹扆者,亦必有道矣。"《医宗金鉴》一书,从医学文献校订整理的角度体现了宫廷医学的学术水准和成就。《医宗金鉴》名句:

医家造精微,通幽显,未有不先望而得之者。近世惟事切巧,不事望神,大失古圣先贤之旨。今采医经论色诊之文,确然可法者,编为四言,合崔嘉彦"四言脉诀"名曰:四诊要诀,实该望、闻、问、切之道。使后之为医师者,由是而教;为弟子者,由是而学。熟读习玩,揣摩日久,自能洞悉其妙。则造精微通幽显也,无难矣。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

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是以目察五色也;闻而知之谓之圣,是以耳识五音也;问而知之谓之工,是以言审五病也;切而知之谓之巧,是以指别五脉也。神、圣、工、巧四者,乃诊病要道。医者明斯,更能互相参合,则可识万病根源。以之疗治,自万举而万当矣。

参考文献:

[1]中医的历史与溯源文化,于斌,文化产业;2020-05-10

[2]中国历代医家传记述评,朱建平,中华医史杂志; 2011-09-28

[3]中医古籍书名拾趣--《中医药通报》2017年03期

[4]中医古籍书名辨识,程茜; 衣兰杰,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08-15

[5]中医古籍书名的文化内涵https://www.med66.com/new/42a207a2009/2009925zhangy203432.shtml

[6] 中医命名学与儒 道 佛——中医书名方名探析,谭素娟; 艾华,辽宁中医杂志;2005-12-18

[7]中医古籍书名的演变,周路红; 穆俊霞,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03-15

[8]中医名著书名选释——《兰台规范》,张鸣钟,中医研究;2010-08-10

[9]中医人才及中医著作的地理学分析,李慧丽,山西师范大学;2010-04-02

[10]中医古籍书名拾趣--《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7年09期

[11]《中医大辞典》(第2版)明代医史人物辞目生卒补证,张一群 中医药文化;2009-06-15

[12] 中医名著书名选释——《千金要方》,张鸣钟,中医研究;2010-08-10 期刊

[13] 《中医大辞典》若干医史人物考辨,张一群,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0-28

[14] 《本草纲目》书名的由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5998758/

[15] 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历史沿革与现代发展,于美丽; 车方远; 高翔; 陈卓; 徐浩,中医杂志; 2016-06-17

[16] 论中医的历史观察方法,梁峻; 庄乾竹; 柏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09-15

[17] 中医儿科历史文献研究,郑庆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05-01

[18]中医的生存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朱杭溢,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11-10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凤凰网,百度词条,360网词条,说文解字汉典)

中国十大中医学家姓名故事-兼中医古籍书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