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甘肃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全国排位升至前20位

首页 2020-07-10 08:56:56

兰州晚报讯 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提升甘肃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该文件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甘肃省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结合我省实际提出。

根据文件,发展目标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全国排位稳步提升,到2022年,甘肃省排位提升至前22位。力争到2025年,甘肃省排位提升至前20位。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投入强度达到1.2%以上。

强化科技合作,引才引智,凸显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兰白自创区”)和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兰白试验区”)创新引领效应。争取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左右,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5%以上,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额比重达到40%以上。

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我省将启动“扩规计划”,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每年扩充100户。各类计划项目优先支持具有研发能力和工程化基地的企业。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自主立项先行投入开展研发活动,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统筹利用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奖补资金等现有资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科技创新券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培育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到2025年,规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力争达到70%。同时,我省将深入实施“领军人才”“西部之光”“陇原之光”“陇原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扶持计划,培养一批面向产业的创新团队。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我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区联合基金在甘肃设立,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在甘肃布局建设,带动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项目投资。

对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促进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融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扩大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规模,优化支持类型,加大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等各方力量建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市场化运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应用互联网、大数据、5G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布局新基建等新兴产业,使企业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新技术,增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

形成更高效的科研体制

根据通知,我省将加快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同时,形成更加高效的科研体制和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将以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为载体,加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充分用好部省会商、东西部联动、对口支援、三方会谈、重要展会等科技合作平台,强化与上海张江、中国工程院等单位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引才引智活动,吸引更多的创新人才团队来甘工作。我省将加速培育省级高新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支持和争取有条件的省级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有条件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大力支持科研骨干创新人才

我省将提高科研人员薪酬待遇,对全时全职承担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或创新基地建设任务的团队负责人以及引进的高端人才,实施“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和年薪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团队进行奖励并优先给予项目支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实施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鼓励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省级科技奖励全面实行提名制,提高科技奖励质效。扩大青年科技基金规模,每年支持50—100名3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创新人才。

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

我省将加快建立省、市联动,财税、国资、金融等多部门配合的高企培育和引进体系。启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坚持“一企一策”跟踪辅导,建立高企培育库。大力支持引进高企,对外地高企整体迁入省内并在有效期内完成落户的给予相关扶持。同时,将大力提升我省装备制造业水平和区域竞争优势。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实施好工业强基工程,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做优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夯实工业基础。引导各种资金和支持政策,向装备制造业倾斜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列入国家发展重点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省内要给予相应配套支持,集中资金扶优扶强。推动、引进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在甘肃落地生产,对于引进落地建设的装备制造企业实施奖励。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