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首页 2020-05-11 12:48:13

《时病论》就是以《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为纲,详解了一年四季的时令病,从临床的角度对五运六气学说进行发挥和运用,不仅可以用于指导疾病的治疗,更可以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


从中医角度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的新感就是外感,类似普通感冒,症状都比较轻,开始表现为发热、流鼻涕等,起初卫分的症状比较明显,然后入气分、营分、血分。中医的伏邪,大部分都是H5N1、甲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类的,有传染性,症状都比较重,直接就是少阳证、阳明证,表现为突然发烧到40℃左右。新感一般不会有这么厉害的发烧,也有伏寒温病,从太阴而发,起初发热也许没那么高、表现为乏力、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后来伏寒化温,才导致高热不退。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素体阳虚体质,脾胃虚弱的人容易感染,临床症状常见为发烧、干咳、乏力、胃肠道反应。皆因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肌肤被湿所冒,则气机遂滞,遍体不舒,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


  • 当湿热交蒸,则表现为发热、肢酸、倦怠;
  • 当湿邪中阻,则表现为胸闷腹胀;
  • 当热毒上壅,则表现为口渴、咽颐肿痛;
  • 当湿热下注,则表现为小便短赤,甚或泄泻、淋浊;
  • 而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则为湿热稽留气分之征。


治疗应当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前段时间,网络上大肆宣扬双黄连可以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殊不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本就正气虚,脾胃虚,而双黄连药性寒凉,易伤阳气,伤脾胃,对脾胃虚弱的患者会加重病情。故需临床辩证用药,不可乱用药。


从中医角度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从现在来讲,不管是新感还是伏邪,具体的病原体已经弄得很清楚了。就是某一个病毒在哪里爆发了,人体抵抗力又跟不上,是针对一个特定的人群而爆发的一种传染病。中医药自古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过很多次瘟疫,特别是明末清初瘟疫流行,当时吴又可提出瘟疫是有传染性的,著成《温疫论》,创立戾气学说。温病学派也出现了很多医家和书籍,如叶天士的《温热论》、薛生白的《湿热病篇》、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吴塘的《温病条辨》、余霖的《疫疹一得》等,这些温病学派在明清时期确实救了很多人。因此,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国医者依然可以运用中医药配合抗病毒药共同治疗患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从中医角度看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对于发烧不超过39℃的患者推荐甘露消毒丹加减;
  • 对于发烧超过39℃的患者推荐白虎汤加苍术汤;
  • 对于舌苔厚腻者推荐用三仁汤加藿朴夏苓汤。
  • 对于重症病人,在用抗病毒药的同时加用人参、附子回阳救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