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夫说:中医背后的天人之道

首页 2020-02-18 09:46:11

梵夫说:中医背后的天人之道


中西医哪个更好的讨论由来已久,这次疫情爆发之后更甚。西医因为在近现代科学的推动下,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使得中国传统中医有些逊色。特别是年轻一代人,大多视中医为糟粕,觉得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风口浪尖之下的双黄连乌龙事件,更是落下了不少口实。以至于中医的预防和理疗在新冠病毒的临床上已经有明显的成功案例,但舆论还是表示怀疑。


当然,支持中医的也不少。基本上形成了两个极端,喜欢的就特别维护,不喜欢的就欲除之而后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中西医的区别在哪?今天就来聊聊。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没有断代,所以从古至今在思想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古代圣贤构建的道德和社会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框架留了下来,这是一种幸运,时代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即可;反过来也有缺陷,那就是可塑性不强,一旦要改变,太伤筋动骨。


中华之道,最核心的就是天人合一,人与天地自然一体,并没有什么差别。有骨有血有肉的身体,和一株草,一棵树,一座山,以及整个宇宙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这就是中医产生的理论基础。现代人搞不明白为什么生病了,就熬一堆植物来喝,这其中的逻辑在哪。其实就是生命和无生命的同一性,相克也相生。


西医的起源比较晚,跟中华文明不同,西医起源于有明显断代,没有古文化脉源的国度,在哲学和唯物科学中诞生,并迅速发展。当哲学和科学兴起,意味着人的主观意识在觉醒,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是生命至上主义。


何谓生命至上?就是生命是万物之灵,其中人又是生命的中心。生命与非生命是截然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


显然,西医围绕生命体,从宏观上的解剖学和微观上的细胞学去发现生命的特征和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而哲学为西医提供了缜密的逻辑和方法论,让整个西医体系十分完善。


而中医不同,围绕的是天体。从外在事物的变化中,寻求与人体对应的特征,比如天时气候,日月星辰运行,万物的生老病死。外在事物搞清楚了,人就搞清楚了,不需要大费周章动刀子。


在西医眼中,人就是人;在中医的眼中,人是天地。


所以中医很多时候显得很“奇怪”,明明是去看病,医生却要讲一堆大道理,跟上课似的。这其实就是中医与生俱来的特性,以医布道。对于医生来说,掌握这个道是个门槛;对于患者来说,听懂这个道又是一个门槛。


中医说,我太难了。


学好中医的确很难。现代医学和中国传统的医典都要了解,两者可能讲的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概念体系截然不同,放在一个脑子里就打架了;无数种病症,无数个方子,光记得就算了,还要能融化贯通。


这还不是主要的,中医思想的基石,道和易也是不能避开的思想。一个好的中医生,必然是内外兼修的;一个好的中医生,也往往年纪很大。所谓老中医的称谓就是这么来的,并非调侃,这么多东西,没到五六十岁都不能说精通。


学完了发现,年轻人根本不喜欢,不接受,社会认可度也低,到头来感觉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虽然我没接触过中医生,但我相信他们应该常常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了路。


但至少能落到一个好处,那就是养生之道。作为布道者,影响世人的意识形态或许有限,惠及身边人还是没什么问题。一个家庭里有个中医生,全家人都要少生很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