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重大新发现震撼世人! 帝陵西侧一处高等级陪葬墓区“横空出世”,墓主与秦始皇关系密切!

首页 2020-01-09 12:49:39

秦始皇帝陵重大新发现震撼世人!

帝陵西侧一处高等级陪葬墓区“横空出世”,墓主与秦始皇关系密切!

新发现20多座墓葬、14座陪葬坑,发掘的秦陵陵西一号墓,为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墓葬的空白!

3904891b58b007ceb1503e433ae02bb.jpg

▲考古队从墓葬中提取铜器。

▲铜器出土现状.jpg

▲墓葬铜器出土时的状况。

被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秦始皇帝陵考古又有震撼世人的重大新发现!记者今天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获悉,经过连续9年的勘探,该院在秦始皇帝陵园外城西侧,勘探发现出一处属于秦始皇帝陵园有规划的高等级陪葬墓区,墓葬多采用壕沟及自然河流合围,形成相对独立的墓园,墓主与秦始皇关系密切!从中发现古代墓葬20多座、灰坑120座、陶窑4座、古河床4条,发现14座墓葬陪葬坑。在最西侧一组三座“甲”字形墓葬四周,发现一圈“目”字形的完整壕沟,这是目前秦陵地区发现的独一无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带壕沟的墓葬遗存;作为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发掘的秦始皇帝陵陵西一号墓,平面呈“中”字形,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取得了重要收获。这是目前发现的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墓葬的空白。

秦陵地区发现独一无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带壕沟墓葬遗存

据秦陵博物院主持发掘的考古专家介绍,从2011年开始,他们对秦始皇帝陵外城西侧的陵区展开了详细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取得不少收获,陵园外城西侧的勘探和复探面积大约50余万平方米,这里发现20多座古代墓葬、120座灰坑、4座陶窑和4条古河床,新发现14座墓葬陪葬坑。

20多座古代墓葬中,有9座大型墓葬,东侧的4座为靠近秦始皇帝陵的“中”字形;西侧的5座为“甲”字形墓葬,距秦始皇帝陵稍远。这些墓葬东西排为一列,整齐有序。

专家说,“秦始皇陵陵西的这批墓葬,应该属于秦始皇帝陵园有规划的一处高等级陪葬墓区,墓葬多采用壕沟及自然河流合围,形成相对独立的墓园,墓主与秦始皇关系密切。”

在最西侧的一组3座“甲”字形墓葬的四周,发现一圈呈“目”字形的完整壕沟,壕沟南北长约210米、东西宽约110米,修筑整齐、规则,断面为平底槽形,宽2米,深2.7—5.5米。专家说,“这是目前秦陵地区发现的独一无二、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带壕沟的墓葬遗存。”

32740ee1efb613145df60b51d417c33.jpg

▲秦始皇帝陵陵西一号墓发掘现场。

0eed288b6613ae8e8cbd4524eaf87ec.jpg

▲秦始皇帝陵陵西一号墓的墓室结构。

考古专家称,从位置上来看,这批墓葬是经过人为有意规划、布置而成,其时代应为同一时期。最东侧的一座“中”字形墓葬距秦陵外城只有100多米,说明墓主人与秦始皇的关系非常密切,疑是秦始皇帝陵园西侧一组大型陪葬墓。当时初步认为时代约在战国晚—汉。 为了明确秦陵西侧这批墓葬的内涵、性质与年代,摸清楚它们与秦始皇帝陵的关系,秦陵博物院对其中的一号墓葬(QLCM1)进行了持续发掘。发掘中严格执行《田野考古操作规程》,对该墓墓葬本体、南侧陪葬坑、南侧部分壕沟进行了发掘,并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提取了相关信息资料。

在一号墓葬的南侧、西侧,有不连续的壕沟遗存;东侧的自然河床、西侧与南侧人为开挖的壕沟,将墓葬包围在内,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独立墓园。在一号墓南侧23.5米处发现东西向两行平行分布的4条壕沟,东西长16—65米,南北宽1.7—3米,深1.8—3米;壕沟不规整,回填褐色花土。在西侧约80米处发现1条壕沟,南北长12—105米,东西宽2.5米,深1.8—3米,残存总长220米;该壕沟中间断为5段,作南北向一字形排列,南端压于碎石场下,沟内均无包含物。北侧为断崖,深约2.5米,未发现遗存。东侧约40米处,是一条东南至西北流向的古河床。

秦陵陵西一号墓中,出土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

主持发掘的考古专家说:“此次发掘的秦始皇帝陵陵西一号墓,平面呈‘中’字形,是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该墓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是目前发现的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墓葬的空白。

秦陵陵西一号墓,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西侧约440米处,南面距原临马公路约205米。该墓平面呈“中”字形,坐南面北,由南、北墓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根据墓道坡度复原,全长约100米,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

5d7ed7281e8307bd6df4e258c17b1ae.jpg

▲墓中出土的金骆驼。

209081135937679096c502ad0183b8c.jpg

▲墓中出土的金带钩。

3f24b2ba31ef393649900989a0ac7c9.jpg

▲墓中出土的铜弩机。

c4e1f299222acfc767d4a8ddf0dbb09.jpg

▲墓中出土的玉剑珌。

北墓道北端已被破坏。在南北墓道的两侧,有3个长方形的陪葬坑;位于南墓道西侧1.5米处的M1P1,长8.3米、宽5.5米、深4.2米,出土4匹残马骨和1副犬类动物遗迹、木车车舆及车辕朽迹各一处,遗物有青铜车舆装饰件、盖弓帽及马缰绳饰件;在北墓道东侧,M1P2距北墓道1.5米,长9米、宽6米、深5.2米;M1P3距北墓道17米,长26.5米、宽5米、深2米。它们当为车马陪葬坑。

据介绍,该墓葬南墓道南北长31米、北墓道残长34米,宽度10~16.5米,底呈斜坡状。南墓道底与墓室二层台(原墓室顶部)相通,下距墓室3.8米。北墓道几乎直通墓底,进入墓室处有竖向封门木,当为主墓道,大部分由于土地无法征用而未能发掘。 墓葬内发现5个盗洞,其中3个进入墓室。长方形的墓室口大底下,上口南北长29米、东西宽28米。墓底南北长12.2米、东西宽9.5米,距地表总深15.6米。墓室中心部分塌陷严重。可以确认该墓葬存在封土,且高度不低于7米。

墓室底部面积约116平方米,有高3.8米的二层台。原墓室墓底铺有木炭,上垫龙骨,龙骨上铺地板,地板上置放棺椁,上面再铺厚度不少于40厘米的木炭。坍塌后墓室木炭层以下堆积厚度0.2—0.8米。 在墓室的正中偏南发现了棺椁,其四周环绕回廊,外侧为边箱,放置大量陶器、铜器、玉器及少量金银器、铁器等。中心棺椁还在进一步清理中。

7f6b7f64211459bd61318bdb76eff12.jpg

▲编钟及铜半两出土时的情形。

038c7290f0790f7113fbc11b7cb1b66.jpg

▲铜鉴铜洗出土现场。

5040d089e2b557a175e30d45b69d264.jpg

▲玉器出土现场。

考古人员从墓室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铜器、编钟及半两、铜半两、金带钩、金骆驼、金属俑、铜驽机和玉剑珌等。发掘时,墓室东侧的边箱中,放置着大量陶器与铜器,陶器破损严重,可见器形有茧形壶等,铜器有鼎、钫、豆、匙、盘、甑、釜,器壁较薄,保存较差;南侧边箱中,放置着铜器等金属器物,主要有半两钱币、铜编钟、金带钩、金骆驼、金属俑,以及铜弩机、铁甲、铁剑、玉剑璏、剑珌等,另有少量漆器残迹;西侧边箱被盗,只有少量的铜器及少量漆器残迹,器形有铜鉴、铜洗、铜灯。此外,在西侧回廊北端分布有数量较多的玉器,有玉圭、玉壁和编磬。

“出土的金骆驼是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出土器物不仅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秦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相关专家说,“根据墓葬所处的位置、墓葬形制及出土物来看,可以推定一号墓的时代在秦统一之后,属于秦代墓葬。

考古专家说,通过考古勘探和发掘,我们初步确定这批墓葬与秦始皇陵有密切关系,明确了一号墓葬的时代和性质,对这批墓葬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推定一号墓的时代在秦统一之后,属于秦代墓葬。

秦始皇陵陵西这批墓葬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有助于对秦代高等级贵族的丧葬制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秦始皇陵乃至中国古代陵墓规划和陵墓制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为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关键性依据,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从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从封国走向帝国的考古资料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