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靠买买买在垄断之下倔强的崛起

首页 2019-11-13 10:39:15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我们曾经提到过,芯片制造业独特的代工模式,如下图(我们先来看,今年上半年全球芯片代工厂商的前十位排名)。

中国芯:靠买买买在垄断之下倔强的崛起

和芯片设计业的百花齐放,各个细分行业都有不同的龙头相比,芯片代工则呈现出明显的寡头格局。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台湾地区的台积电一家就占据了接近50%的市场份额。而第二到第十则瓜分了剩下的45%的份额。留给余下玩家的市场份额不足5%。

这和芯片制造业的极高的资本进入门槛有着极大的关系。现在一座主流的12英寸芯片厂的整个建设成本大概在100亿美金左右,更不用说在进入14nm工艺节点以下,生产投资成本还会成倍的增加。这也意味着绝大部分玩家,会因为极高的资金门槛,逐渐被行业淘汰。而后来的玩家,也几乎没有机会再对头部玩家构成竞争力

在这份寡头集中的榜单中,我们看到依然有两家中国大陆的企业得以幸存。

1、中芯国际

一家是位列第五位的中芯国际。中芯国际在中国芯片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关于中芯国际的发展血泪史,我们会在后期的中国芯片史专栏中在做详细介绍。而如今的中芯国际,担任着在逻辑制程上追赶国际先进工艺水平的重要使命。其产能也在2015年开始的中国芯片产能大扩容浪潮中得到了巨大的扩充,并得到了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的投资。

中国芯:靠买买买在垄断之下倔强的崛起

中芯国际的产品线覆盖较广,但是其弱点也在于此,产品线虽然广,但是却没有绝对的强项,在逻辑先进制程上受到台积电的牢牢压制,且差距近些年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中芯国际当下比较务实的目标,是利用中国芯片国产化的这波大趋势,将营收逐渐超过二线梯队中的联电和格芯,保持和台积电的跟跑态势。

芯片领域保持了几十年的摩尔定律,随着物理极限的越来越近,已经临近失效。未来行业面临制造工艺上的颠覆性革命,届时中芯国际将有机会迎来超越台积电的黄金时机。

2、华虹宏力

而另一家是排在第七位的华虹宏力。和中芯国际相比,华虹在芯片制造端的基础则相对薄弱,长期以来一直默默无闻。从营收上看,华虹也仅仅是中芯国际的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芯:靠买买买在垄断之下倔强的崛起

不过华虹展开差异化竞争,在功率器件领域提前布局,很好的抓住了新能源车和物联网产业扩容带来的行业红利,在功率器件代工领域异军突起,无论是工艺上还是产能上,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并一举冲进全球芯片代工的前十强。尤其是在全球芯片产业因为手机出货量遭遇瓶颈和中美贸易战双重利空影响而大幅衰退的2019年上半年,华虹宏力成为全球芯片代工前十强中还能维持营收正增长的唯一一家公司。

同时华虹也在2015年开始的中国芯片产能扩容潮中,连续兴建两座12英寸先进工艺厂房,也开始往高端逻辑工艺方向转型,和中芯国际一起,成为中国追赶全球芯片高端工艺的双保险。

上述两家公司,中芯国际和华虹宏力,无疑都是中国芯片代工业投资的最好的标的。不过可惜的是,这两家公司都仅在港股上市,也因此A股的投资者只能通过港股通渠道买入这俩家公司的股票。

3、其他标的

那么除了这两家以外,另一家特别值得关注的中国芯片代工企业则是武汉的长江存储器。和其名字一样,长江存储器在代工领域专注于存储器芯片的制造代工,其未来的对标的是业内的龙头韩国的海力士和三星电子。

长江存储器最近几年发展迅猛,今年64层3D NAND已经成功实现量产,和业内顶尖的96层制程已经只有一代的差距。同时,长江存储器宣布将跳过96层的研发,直接进入到128层3D NAND的研发。如果长江存储器128层的制程能够成功量产,将赶上业内最顶尖的三星和海力士,直接成为业内的头部公司

中国芯:靠买买买在垄断之下倔强的崛起

不过同样,长江存储器并没有上市,虽然控股的紫光集团旗下的A股另一家芯片上市公司紫光国微一直有传闻,将会把长江存储器的资产注入,并反复受到资本市场的热炒,不过最近紫光国微刚刚官方否认了这些传闻。未来如果长江存储器能够登陆A股,无疑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

除此以外,中国芯片代工公司还有专注于存储器芯片中DRAM代工的合肥长鑫,中国最老牌的芯片代工厂之一,在香港上市的上海先进,以及正在科创板排队的,前身为无锡华晶的华润半导体。

不过这些公司要么还处在起步阶段,要么虽然发展很久,但是整体技术能力比较平庸,暂时来看投资的价值会远没有上述的几家头部公司那么突出。

4、芯片IDM模式

讲完了中国芯片代工公司,那么接下来看芯片制造中的另一个模式IDM。我们在第一讲中曾经提过,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芯片在起步时,全球的芯片产业已经进入到设计和代工分野的阶段。

也因此,中国绝大部分的芯片公司基本都是走的纯设计,和纯代工的模式。真正意义上长期维持IDM模式的中国芯片厂商,几乎只有士兰微一家。士兰微因为其稀缺性,在前两年遭到了资本市场的爆炒。

中国芯:靠买买买在垄断之下倔强的崛起

不过坦白地说,士兰微的整个业务及研发能力,还是十分平庸的。其长期的主要产品一直是以6英寸产线为主的功率器件,其8寸生产线在2017年前后才刚刚投产。这里除了公司本身的原因之外,另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士兰微是一家民营企业,芯片制造业极高的资金门槛,极大的限制了公司的发展。像中芯国际,华虹,长江存储器这些能够长期保持规模扩张和工艺提升的中国芯片制造商,无一例外都有极其雄厚的国资背景。

不过,借着这几年中国芯片产能大扩容的东风,像士兰微这样在行业有着较好技术和经验积累的公司,也受到了国有资本的青睐。厦门国资投资的士兰微厦门12英寸厂,即将投产。士兰微在和国资进行整合后,有没有机会释放更大的能量,是我们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另外,这几年随着资本对于芯片产业的日渐青睐,也出现了一些通过兼并收购整合为IDM的中国芯片制造商

例如,原先做MEMS传感器器件设计的耐威科技,通过收购瑞典MEMS代工厂Silex,整合为一家专注于MEMS器件的IDM厂商。

闻泰科技则接手了中资收购的荷兰芯片IDM厂商NXP旗下的标准器件事业部安世半导体,从一家传统制造公司直接转变为芯片IDM制造商。

中国芯:靠买买买在垄断之下倔强的崛起

这两家公司均在A股上市,同时都已经成为华为的供应商,今年在A股的表现也非常优异,是未来值得特别关注的公司。

最后,如果从中国的芯片制造厂商中选五家作为推荐的话,将是(排名分先后):

中芯国际(港股):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芯片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

华虹半导体(港股):国家“909”工程的载体,是以集成电路制造为主业、面向全球市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自建设中国大陆第一条8英寸(200mm)集成电路生产线起步,华虹宏力目前在上海金桥和张江共有三条8英寸生产线(华虹一、二及三厂),月产能17.5万片。

闻泰科技(600745):中国移动终端和智能硬件产业生态平台,业务领域涵盖移动终端、智能硬件、笔记本电脑、虚拟现实、车联网、汽车电子等物联网领域的研发设计和智能制造。

耐威科技(300456):一家物联网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全球领先的无线射频研发能力,在第一时间实现了由全球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于2011年9月发布的最新蓝牙4.0协议,并基于此技术创新研发了系列产品,其中耐威-iC荣膺2012年美国消费电子展蓝牙最佳作品奖。

士兰微(600460):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以及半导体微电子相关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在的主要产品是集成电路和半导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