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习近平谈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首页 2019-10-24 08:02:24

「习语」习近平谈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这一重要论断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阐明了党的事业与人民群众幸福的内在联系,对于更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建网微平台整理了总书记的相关论述,从他的话语里,看看该如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把“蛋糕”分好

“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2013年11月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基础上,积极引导群众对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服务、休闲服务等方面的社会需求,支持相关服务行业加快发展,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相得益彰。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

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和具体政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2015年11月2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2019 年10月17日,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

——2013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2016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

创新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强了,社会治理的基础就实了。

——2014年3月5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创造性落实好中央精神

要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确定好改革重点、路径、次序、方法,创造性落实好中央精神,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2016年1月,习近平在重庆调研时强调

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

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

——2016年10月,习近平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重要指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监制/慈爱民 责编/刘文韬 编辑/王碧微 制作/穆菁